;;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或程序。简单而言就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贝尔-兰卡斯特制和特朗普制等。其中,个别教学制度是古代(中西方)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①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②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③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二)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班级授课制基本定型;
1939年,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出版,形成了班级授课制的完整体系。;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清末)设立于京师同文馆,并在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问题:班级授课制为什么不是产生在有悠久文化教育传???的中国,而是在16、17世纪的欧洲?;(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