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胸痛、卒中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02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7.31千字
文档摘要

胸痛、卒中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疼痛性质是()

A.心尖部一过性刺痛

B.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C.胸部持续性钝痛

D.心前区针刺样疼痛

答案:B。解析: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故答案选B。心尖部一过性刺痛多不是典型心绞痛表现;胸部持续性钝痛不符合心绞痛发作特点;心前区针刺样疼痛也不是典型心绞痛的疼痛性质。

2.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心源性休克

C.胸痛

D.心律失常

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胸痛,疼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故答案选C。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心源性休克多在起病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心律失常多在发病1-2天内出现。

3.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A.肌酸激酶

B.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D.肌钙蛋白

答案:D。解析: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在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高峰,10-14天恢复正常,故答案选D。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MB也是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但特异性不如肌钙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特异性更差。

4.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

A.疼痛持续时间

B.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与否

C.疼痛程度

D.心电图表现

答案:B。解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与否,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心肌坏死,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无心肌坏死,标志物不升高,故答案选B。疼痛持续时间、程度及心电图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不是主要区别。

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胸痛的常见病因()

A.胸膜炎

B.肋软骨炎

C.胆囊炎

D.缺铁性贫血

答案:D。解析:胸膜炎可引起胸痛,多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肋软骨炎可导致胸壁局部疼痛;胆囊炎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或胸部。而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一般不会引起急性胸痛,故答案选D。

6.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A.胸部X线

B.心电图

C.心肌酶谱

D.心脏超声

答案:B。解析: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首先应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快速判断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故答案选B。胸部X线主要用于排查肺部疾病;心肌酶谱用于检测心肌损伤情况,但出结果相对较慢;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但不是首选的紧急检查。

7.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

A.阿司匹林

B.硝酸甘油

C.美托洛尔

D.辛伐他汀

答案:B。解析: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发作,故答案选B。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但不是缓解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辛伐他汀主要用于调节血脂。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D.心室颤动

答案:D。解析: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等紧急处理,故答案选D。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相对心室颤动危险性较低。

9.下列关于胸痛患者转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搬动

B.持续吸氧

C.可自行开车前往医院

D.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答案:C。解析:胸痛患者病情不稳定,自行开车前往医院存在极大风险,应呼叫急救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转运,故答案选C。转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搬动患者,持续吸氧,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A.30分钟

B.1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解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故答案选C。

11.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

A.脑动脉粥样硬化

B.脑动脉炎

C.脑动静脉畸形

D.心脏病

答案:A。解析: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可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故答案选A。脑动脉炎、脑动静脉畸形、心脏病等也是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但相对较少见。

12.诊断缺血性卒中的金标准是()

A.头颅CT

B.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