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关于“食品”的定义,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以下不属于食品的是:()[单选题]*
A.奥利奥饼干
B.山药
C.大枣
D.治疗风湿的药酒√
E.怡宝桶装水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单选题]*
A.卫生行政部门
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E.专家组
3.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最短潜伏期”指()[单选题]*
A.首例病例与末例病例的时间差
B.暴露后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
C.平均发病时间
D.致病因子的代际传播时间
4.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公开,以下做法正确的包括:()[单选题]*
A.由接诊医生告知患者
B.由接诊医生向媒体爆料
C.由接诊医院官方微博发布
D.由参与调查的疾控中心发布
E.由所在省级人民政府指派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发布√
5.现场调查中,“病例搜索”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
A.确定致病因子
B.发现全部潜在病例√
C.评估疾病预后
D.追踪食品流向
6.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调查中,“控制措施”的首要原则是()[单选题]*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D.隔离治疗患者
7.假设某市A区某乡镇(和B区交界处)某企业出售的真空包装盐水鹅受沙门菌污染,向周边地区销售并引起周边(涉及A、B两个区)发生56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根据预案要求应由哪一级部门/机构启动应急响应?()[单选题]*
A、A区人民政府
B、A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C、市人民政府√
D、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8.根据《食品安全法》,“食源性疾病”不包括()[单选题]*
A.食物中毒
B.摄入被金葡菌污染的食品引起的疾病
C.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D.食品中有毒物质导致的慢性中毒
9.关于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说法不对的是()[单选题]*
A、通过食物传播
B、季节性
C、暴发性
D、周期性√
10.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关于进一步规范食源性疾病判定与处置工作的通知》,实验室未从相关样品中检出某种致病因子,但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卫生学结果可以判定致病因子范围、可疑餐次或食品,可由()副高级及以上食品卫生专业或具有()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经历的技术专家依据流行病学、卫生学和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对病因进行综合判定。()[单选题]*
A.3名,5年√
B.2名,3年
C.4名,5年
D.2名,5年
11.引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常见食物是:()[单选题]*
A、奶类
B、肉类
C、海产品√
D、腌制食品
12.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中位数)多少小时?()[单选题]*
A、30
B、5.5
C、6√
D、10
13.某中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发病学生均为住宿生,通过调查疑似食用15日食堂晚餐引起暴发,拟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则在分析时对照使用哪类人群更合适?()[单选题]*
A、该校病例同班级中未发病的学生中随机选择
B、该校病例同班级中未发病的住宿生中随机选择
C、该校未发病的住宿生中随机选择
D、该校未发病且食用15日食堂晚餐的住宿生中随机选择√
14.一次腹泻暴发调查表明:甲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35%,而乙餐馆为15%,丙餐馆为25%;在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30%。据以上资料,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不能下结论,因未分析各餐馆可疑食物和公用饮水与发病的关系√
B、暴发来源于甲餐馆
C、暴发来源不是乙餐馆
D、暴发来源是公用饮水
15.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当怀疑致病因子是有毒动植物时,应重点调查。()[单选题]*
A、原料√
B、配方
C、生产加工人员
D、生产工艺
16.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单选题]*
A.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17.诺如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单选题]*
A.空气传播
B.粪-口途径√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18.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以下哪项不是核实诊断的内容?()[单选题]*
A.访谈患者
B.采集患者标本
C.核实发病情况
D.病例对照调查√
19.以下哪种病毒是通过生食贝类海鲜传播的主要食源性病毒?()[单选题]*
A.甲型肝炎病毒√
B.轮状病毒
C.新冠病毒
D.流感病毒
20.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开展病例搜索时,以下哪项不是搜索病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