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路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2.6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55千字
文档摘要

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路径研究

吕英杰范皓一李想

[摘要]为实现专业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质量的分析评价需要以学生视角为出发点,从学生的感知体验和评价信息中探索影响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学生的访谈资料为基础开展质性研究,从中挖掘75项初始概念、21项初始范畴和3项主范畴,结果发现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思想政治教学实施、思想政治教学成效是评价思想政治案例教学质量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扎根理论;翻转课堂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大数据时代下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21140007);2020年度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高级运筹学”(G-SZ-PT202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6-0113-05[收稿日期]2022-04-25

高校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教書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很多专业课程以解决各领域实际问题为导向,其课程应用性较强,积累了大量案例资源,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其中,比如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为重要教学形式的翻转课堂,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特色,这种融入思政元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促使学生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深度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以往的认知偏差,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如何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案例教学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是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关键环节、评价标准等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一方面,大量学者聚焦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特点,他们普遍认为,与传统理论教学相异,思想政治教学更注重思想政治案例与专业知识的融入,强调师生均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对思想政治案例与专业知识的匹配度、课上轻松活跃的研讨氛围等因素有着更高的要求[1]。另一方面,不少学者将关注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评价体系上[2],例如谭红岩等[3]从课程、专业和高校不同层面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白双翎[4]则尝试从教学的目标评价、活动评价、能力评价和反馈评价四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构建。尽管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开展了广泛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然而上述研究大多从授课教师的视角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但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获得感,因此有必要以学生视角为出发点,探索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一种较为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立足于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得感,通过对参与思想政治案例教学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然后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提取概念和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案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提出一些改进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通过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化的系统操作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理论模型。其研究流程依次为问题产生、资料收集、资料处理、理论建构、饱和度检验、结论形成,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理论构建,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3个关键步骤。由于扎根理论具备完整而规范的研究方法,近年来成为质性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领域,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5-8]。由于本文研究需要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学生的访谈资料为基础开展质性研究,探索在高校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扎根理论是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对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对象为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