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程思政融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探索.docx
文件大小:44.1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7.12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思政融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探索

蒋周翔黄小龙林夕梦

[摘要]为顺应新工科发展趋势,对“机械设计”课程提出了面向多专业背景及突出首都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即面向所有授课专业,达到机械设计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与思政素养培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同时面向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首都优势和特色与“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深度融合,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首都建设方向的契合度。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对上述教学思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是对现有“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完善。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思政;专业差异;地域特征

[基金项目]2022年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立项项目“面向多专业背景及突出首都特色的‘机械设计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2022JGSZ0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07-0129-04[收稿日期]2022-05-3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先修了“机械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之后最先接触的、连接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机械设计”重工程、重实践的特点与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完美契合,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的客观条件。然而,在2021年5月教育部公示的7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机械设计”暂未在列,这就对“机械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更紧迫、更殷切的需求。

一、“机械设计”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是高等工科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多个机械类本科专业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基础。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通用零件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达到独立设计非标准机械传动装置的目的。该课程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产品开发创新能力[2]。

具体地,通过“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学生将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以及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能了解一般通用零件的工作特点、应用场合等基本概念,理解所学通用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相应的设计准则等基本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具备通用零件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机械设计”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并鼓励其用于创新探索,获得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目前一部分学者围绕“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例如,沈阳理工大学的尤小梅和王铁军[3]以《螺栓连接》章节为例提炼出了辩证法、团队合作精神、因果关系等思政元素。贵州理工学院的黎书文面向教材中的各大板块分别提炼了符合篇章特征的思政元素,例如“连接篇”要树立学生的标准化和法规意识,而“轴系篇”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等。安徽工程大学的徐锐等人以齿轮传动相关内容为例,探讨了如何将“机械设计”课程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安徽建筑大学的蒋东升以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了思政元素挖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金晓怡深入挖掘了《螺纹连接》章节的思政元素。虽然教师尝试从多个角度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但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內容与不同专业背景的联系亟须加强

针对授课专业众多的“机械设计”课程,现有思政素材较笼统单一。授课经验表明,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思政元素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效果的提升更为显著。因此,需要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多维度挖掘与提炼,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特色相融合。只有以不同专业背景为导向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同频传输,使学生对思政内容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内容与首都特色的契合亟须加深

2021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提出首都各高校要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我校为北京市属高校,且“机械设计”的所有授课专业对首都社会经济均具有重要价值,应将相关专业与首都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为凸显首都特色和优势的思政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专业前景、职业规划与首都发展的同向同行。

三、“机械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