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育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2(824)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
路径探索
聂海文,胡泽伟
(南京市金陵中学西善分校,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范围
越来越大,在教育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模式,不仅能
够提高高校学生明辨是非以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还能提高德育教学工作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网络化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网络化德育教学课堂,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课
程模式,营造教育环境,为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打造新阵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教育;高校学生;创新路径
近年来,党和国家国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展,将自身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高校德
重视,提出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在育教育”。它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审视高校德育教育工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不仅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是
德育课堂中,更应该形成“互联网+德育”的新思维,最一种依靠互联网技术平台支持产生的新的德育教育教
大程度地将德育与互联网相融合。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学模式。具体来说,它以互联网为载体,并在教学理念
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了一些问题,比如网中加入互联网思维,然后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传播优
络失格现象日益严重、传统德育课程亟待改进等。如何质的教学资源。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增值,
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成为高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此外,
校及教师目前所关注的话题。这一教学模式满足德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利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德育教学工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
作的相关概述要求。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德育教学工
高校德育就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育。我国著名德育学者檀传宝说:“教育是教师为学生(一)德育教育载体论
创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发展环境,从而感染学生的道德“德育教育载体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具备承载
认知、思想和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活动”。德育教育信息、联结德育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学生道德自我建构的价值导向教学互动中创新德育教育内容现实化的中介。”作为一
[1]
活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有机种德育教育的载体,互联网也拥有以上三种功能。
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等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有关德育教
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德育,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育的教学资源、教学任务等供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
认知能力,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方式,有效促进个性化习,那么互联网这一平台就充分发挥了“承载和传导
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德育教育信息”的功能,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学生的主
义,高校只有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观世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其次,德育教育是教师
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互
(二)“互联网+”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模式联网平台及时与学生交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