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行政执法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下列关于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
B.行政执法主体既可以是组织而也可以是有执法资格的自然人
C.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D.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范围
答案:B。行政执法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有执法资格的自然人,比如具备执法资格的一线执法人员。同时,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要有合法依据且有明确职责范围等,但本题强调主体的性质特点,B选项表述完整准确。
2.下列不属于行政执法证据的是()
A.书证、物证
B.视听资料
C.鉴定意见
D.犯罪嫌疑人供述
答案:D。行政执法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等,而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般是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证据表述,不属于行政执法证据范畴。
3.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调查和检查时,不得少于()人。
A.1
B.2
C.3
D.4
答案:B。为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和检查时不得少于2人。
4.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的权利。
A.听证
B.复议
C.诉讼
D.申诉
答案:A。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5.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答案:C。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时先行登记保存的,应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6.对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B。“一事不再罚”原则主要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7.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答案:B。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答案: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9.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罚款
B.行政拘留
C.冻结存款、汇款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C。冻结存款、汇款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
1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实施。
A.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
B.一名行政执法人员
C.三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
D.无人数限制
答案:A。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以保证执法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11.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A.行政合同
B.行政裁决
C.行政决定
D.行政命令
答案:C。行政强制执行是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12.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强制执行申请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行政机关对法院不予受理强制执行申请的裁定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13.下列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是特定的
B.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执法行为
C.行政执法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
D.行政执法监督不具有强制性
答案:D。行政执法监督具有强制性,其主体特定,对象是行政执法行为,且有内部监督等多种形式。
14.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
A.审批
B.备案
C.批准
D.同意
答案:B。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15.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A.自己
B.委托行政机关
C.受委托组织
D.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组织共同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