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建筑工程水暖通专业国家优质工程奖复查要点.docx
文件大小:40.34 MB
总页数:10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1.93万字
文档摘要

国家优质工程奖复查要点

(建筑工程,水暖通专业)

2024年4月1日

3

评选范围涵盖工业、交通、市政、水利、通信和房屋建筑工程等工程建设各行业,评定的内容贯穿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奖励对象包括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企业(鼓励建设单位牵头创奖)

现行的评审办法最初是2010年制定的,先后经历了2013、2016、2018、2019、2020五次修订。

自1981年开始评审以来,至今已40年。

设立的宗旨: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建设工程整体品质的不断提升。

4047项

国家优质工程奖总数

截止2020年

158项

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3.90%

金奖占比

4

4

2011年在国家优质工程奖30周年纪念活动中,总结提炼出了八字国优精神,即追求卓越、铸就经典,

评定注重工程质量的全面、系统管理,倡导一次成优。

追求卓越

----就是要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建设一流设计、一流施工、一流质量,引领行业发展的精品工程。

铸就经典

----就是要尊重科学,福祉百姓,建设优质安全、实用高效、节能环保,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工程。

①工程质量,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监理质量

②鼓励建设单位用全面、系统、科学、经济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方式,组织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企业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

③引导各工程建设企业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和创优过程,转变工程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观念,促进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质量全面提高和持续不断的改进,进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目录5

目录

一、评审办法简介1、评选范围2、评选条件二、工程实体3、评审程序4、现场复查1

一、评审办法简介

1、评选范围

2、评选条件

二、工程实体

3、评审程序

4、现场复查

1、屋面

2、设备间

3、卫生间

4、消防管道

5、其他

三、工程资料

1、质保资料 2、管道试验冲洗消毒记录

3、消火栓试射

4、其他

6一、评审办法简介

6

1、评选范围(评审办法第七至第九条)

评选项目应是具有独立生产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扩建和大型技改工程。

由裙房相连的群体项目、同一围墙内的住宅小区不得只申报其中一部分,应按照一个整体组织申报。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必须完成。政府投资(包括部分投资)的工程,必须完成投资决算的审计,且无违规违纪问题。

项目类别:工业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通信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绿色生态工程。

评选范围(即建设规模的基本要求,以建筑工程为例)

体育场:3万座以上; 体育馆:5000座以上; 游泳馆:3000座以上;

影剧院:2000座以上; 广播电视塔:高度350米以上; 古建:单体3000平米以上,群体2万以上

其他公共建筑:单体4万平方米以上,群体6万平方米以上(2020年起不再区别西部地区)

住宅工程:20万平方米以上(2020年起不再区别西部地区)

造价1亿元(含)以上代表本行业建设领先水平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其他项目,经秘书处审核可列入评选范围

以下项目不纳入评选范围:

1)国内外使、领馆工程; 2)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

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发生过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工程;

已正式竣工验收,但还有甩项未完的工程。

7一、评审办法简介

7

2、评选条件(评审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

8一、评审办法简介

8

2、评选条件(评审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

设计水平、科技含量、节能环保、施工质量、综合效益应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获得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

获得工程所在地或所属行业省部(部)级最高质量奖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通过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或行业新技术的大项应用率不少于80%

节能环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时期国内先进水平

必须按照《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落实诚信建设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政策。

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四年以内。其中,住宅项目竣工后投入使用满三年,入住率在90%以上。

有明确的国家优质工程奖创优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创优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9一、评审办法简介

9

具备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条件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工程,可参评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关系国计民生,在行业内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

设计理念领先,达到国家级优秀设计水平;

科技进步显著,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节能、环保综合指标达到同时期国内领先水平;

质量管理模式先进,具有行业引领作用,可复制、可推广;

经济效益显著,达到同时期国内领先水平;

推动产业升级、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