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认证背景下实践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与应用.docx
文件大小:40.4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工程认证背景下实践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与应用

高伟,蔡宴朋,谭倩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课程成绩是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是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评价和改进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与抓手[1-2]。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实践教学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课程成绩评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不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核算课程成绩对于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成为支撑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依据。相对于理论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根据实践主题和内容的不同,目前实践类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小组汇报等形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主观性特点[3]。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成绩的考查方式日益多样,对科学合理的确定考试分数提出了诸多挑战。小组汇报是实践类课程的重要考核方式[4-5],具有形式多样、可培养综合能力等优点[6],成为大学实践类课程考核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相对于传统的试卷测试,小组汇报的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表现出评价体系不完整、主观性强、个体成绩受制于小组整体表现等问题[7],导致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当前实践课程成绩评价中存在的成绩难以客观量化的问题,本研究融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分数评定方式,提出一种降低主观评判随意性的成绩核定方法,为科学量化实践课程成绩、推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规范化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是环境科学专业某年级“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期末成绩。该班级总人数为29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0人,样本量为29。29名学生按自愿组合分为16组,每组不超过2人,组员在汇报内容上进行分工,各组采用口头阐述结合PPT展示的形式进行汇报,由教师及其他组学生对汇报组进行考核。共获得对29名学生的319个打分数据,其中教师组有29个打分数据,学生组有290个打分数据。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为小组汇报,属于典型的实践类课程测试方法。学生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和方法,自行选题,完成一项环境规划。考核内容的具体要求是选择某一个区域的单一污染源制定控制规划,要求污染物类型不少于两个,需要涵盖污染源核算、预测与优化等基本内容。评分组根据汇报内容的完整度、PPT制作、讲解流畅程度和问题回答情况等四项指标进行分项打分,单项总分100分,综合分为四项得分的算术平均值。要求90分以上的不超过20%,80~90分的不超过40%,否则打分无效。汇报分数为师生协作打分,分为教师组打分和学生组打分,共两组分数。任课教师打分单独成为一组,除汇报组以外10名学生构成学生组,这10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定。任课教师打分不进行处理,对学生组打分的10个分数去除最高值和最低值后,进行平均值处理。

研究提出基于师生协作的新型成绩评定方法,每个小组的期末考核成绩将由教师打分和学生打分共同决定。考虑学生打分可能存在极端值影响,将最高值和最低值予以剔除后再求解平均值,剩下8份学生打分的平均值作为学生打分的最终结果。考虑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将学生打分与教师打分通过权重加和,得到最终综合得分。学生打分的初始权重为0.5,与教师打分相同。在学生打分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学生分歧越大,其打分的可靠性越低,此时需要适当提高教师的打分权重,从专业性角度保证结果的相对可靠。在打分权重上,本研究使用变差系数来衡量学生打分数据的离散程度,采用学生打分的变差系数对打分权重进行修正,变差系数越高,数据越分散,学生的打分权重越小。以上的成绩核定方法可用如下数学公式表达:

其中,Ws=(1-CVS)·0.5

式中,ESS为期末综合成绩;RES为学生小组打分值;i为参与打分的学生编号;RESmax和RESmin为学生打分的最高值和最低值;RESt为教师打分值;Ws为学生打分权重,取值范围0~1;Wt为教师打分权重,取值范围0~1;CVS为学生打分数据系列的变差系数,为大于0的实数,CVS越高,学生打分权重越低;0.5为学生打分的初始权重,即在初始情况下,假定学生打分与教师打分同等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学生打分权重值出现小于0的不合理情况,在此将CVS取值限定为0~1,即如果CVS大于1,则取最高限值1。

学生成绩的统计计算在Excel软件上完成,成绩数据分布的统计检验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具体操作在SPSS18.0软件平台上完成。

根据学生小组打分的数据分布,10名学生考官的打分存在差异,29名考生的成绩标准差平均达到4.1,变化范围为1.8~6.2,表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