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项目介绍
1、本合同段为芙蓉大道(湘潭县段)道路工程第2合同段,位于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境内,起点:k14+883、56,接芙蓉大桥,终点:k19+324、66,与武广大道客运连接线相接,沿线经过赤湖村,八角村,路线全长4441、1米,道路按城市快速路建设,全线主道按80km∕h,辅道按40km∕h,路基宽按主道26米+辅道11米,路面为沥青砼路面。
(二)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土方22、0786万m3,石方挖77、4082万m3,防护、排水圬工3、9656万m3;特大桥1座/1086m,K16+588茅溪河特大桥(36X30m预应力砼T梁);大桥695、88m/2座,K19+990岩榨高架桥(13X20m空心板箱梁)长264、88m,K21+402、5李家岗高架桥(17X25m预应力砼T梁)长431m;涵洞8道,其中φ1、25m圆管涵109m/4道,3X3、0m盖板涵92、67m/2道,4X5、0m盖板涵30、5m/1道;通道7道,4X5、0m盖板通道309、45m/6道,4X4、0m箱型通道27、59m/1道;天桥2座,车行天桥1座(20m+32m+20m)现浇箱梁长76、56m,宽4、5m,人行天桥1座斜腿刚构桥长49、58m,宽4、5m。
(三)、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以侵蚀型构造地貌为主,主要表现为丘陵、低山形态,路线走廊带受岩性、构造控制显著,地形起伏较大。可溶性岩石地区地表多具喀斯特地貌特征,分布有大型岩溶漏斗、落水洞、大型溶洞等岩溶形态。山间及山前台地、谷地等低洼处地面高程一般介于160-300m,丘陵、低山等山体地面高程介于300-800m,地面横坡一般介于5°-50°,局部地段坡体近直立分布。
2、气候地震情况,项目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6、0~16、50C,日极端最高气温37、30C,最低气温-2、60C;年平均降水量1169mm,降水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得60%以上,雨量集中,暴雨对路基边坡影响较大。场地区50年超概率10%得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动峰加速度小于0、0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Ⅵ。
3、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域水系比较发育,主要靠近茅溪河,但岩溶发育路段长,施工用水极不方便。
4、资源条件,石料、碎石较为丰富,但沿线缺砂,附属工程可采用沿线河砂。水泥、钢筋等主要材料在业主公布得合格生产厂家中选定,由厂家运至工地。
二、软土分布:
软土在路线局部冲沟地段中分布,为淤泥质粘土、软-可塑状粉质粘土,深灰色、灰黑色,呈软塑状,含少量腐渣等有机质,味臭,厚度一般为0、5-4、5m。K17+450-520为水塘清淤,K20+420-460、K22+250-330右段为软土地基,具体情况见下表:
序号
清淤起止桩号
面积
估计方量
备注
1
K17+450-520
1610m2
3220m3
水塘,淤泥
2
K20+420-460
600m2
1200m3
水塘干涸,淤泥质粘土
3
K22+250-330右
332m2
664m3
水稻田,淤泥质粘土
三、施工计划安排
1、本工程采用自卸车配合挖机进行。
2、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都已到位,完全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具体见附表)
3、本工程开工所需得各项原材料自检报告和其她获批得试验资料。(附后)
4、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及附件(附后)
5、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9月28日,计划完工日期:2009年10月18日,工期为20天。
四、施工准备:
1、临时用水
路线附近有水塘,施工用水可就近解决、
2、临时用电
队伍进场后即与当地电力部门进行联系,就近牵引电力线至各施工现场。同时为防止地方电网可能出现得供电不足或停电现象,工地上自备发电机,确保施工用电。
3、现场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已建立,明确了施工负责人。
4、设计图纸及文件已审核,并对技术员和班组以书面形式进行了详细得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
5、我项目部已经完成K17+450-520、K20+420-460、K22+250-330路段动力触探试验,试验结果已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6、水塘得积水已经抽干,其余位置已清除路基表面以下约30cm厚得植被、树枝等,多水区域开挖出排水沟,将积水排至附近民用灌溉沟或其她水渠。
7、修建施工便道,考虑大型机械通行和使用。在转弯处或陡坡设立警示牌和红色警示灯。
8、用全站仪准确放出路线得红线范围以及中桩、边桩位置,并打桩定位,各桩采用醒目得红色塑料袋标识。
五、现场施工方案
1、施工流程
根据原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施工环境,我项目部制定施工流程如下:
挖沟排水→清理淤泥→基底压实→回填适宜材料。
2、测量放样
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