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0-高速公路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温控技术研究.doc
文件大小:17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06千字
文档摘要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温控技术研究

承担单位: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无

申报日期:2018年5月10日

PAGE

PAGE5

高速公路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温控技术研究

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研究背景

元蔓高速公路(红河段)土建三分部由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合同段位于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红河县境内,工程所在地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特点。本项目起止点桩号K9+790-K20+000(左幅K9+832~K20+000),全长8.405公里,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5.5m,行车时速80km/h。合同段内包含两座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分别为罕龙1号特大桥和罕龙2号特大桥,主墩墩高80~137m。桥位处属山岭重丘区,有季节性流水。其中,罕龙

罕龙1号特大桥中心桩号K10+897,单幅桥宽12.5米,左幅桥跨布置:(4×30.5)米连续T梁+(100+180+100)米连续刚构+(2×30.5)米连续T梁,桥长574米;右幅桥跨布置:(3×30.5)米连续T梁+(100+180+100)米连续刚构+(2×30.5)米连续T梁,桥长540.5米

主墩基础采用群桩,大体积承台,下构采用等截面双肢薄壁空心墩,主墩高分别为137米、128米,过渡墩采用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最大墩高65米,墩身的顶部和底部各有3m实心段。其中左幅4#墩、右幅5#墩墩高137m,目前为云南省同类桥梁第一高墩。墩身混凝土设计为C50

本项目拟采用施工方法:高墩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上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合拢段采用吊架做模板支撑体系。全桥按桩基础→大体积承台施工→高墩施工→悬浇箱梁→边跨合拢→中跨合拢的施工顺序进行。

为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的进行,在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国内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更为经济适用的施工技术,为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法和专利技术,为同类条件下的市场开发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数据的积累,为尚属空白的干热河谷地带桥梁施工技术措施(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研发内容和目标

项目研发的主要内容:

(1)C50、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研究。

形成《高速公路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及温控技术研究报告》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的设计研究,消除高温干热环境下混凝土温度裂缝,提出干热河谷地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筑时间控制措施,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

四、研究开发方法及技术路线

项目研究开发方法:

现场调研、总体方案研究、不同研究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编制工艺细则、组织各项单位工程研究、研究过程监控、参数反馈、技术总结研究报告编制、工法编制。

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如下:

编制工艺细则

编制工艺细则

总体方案研究

不同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

组织各项单位工程施工

参数反馈

施工过程监控

现场调研

技术总结研究报告编制

工法编制

五、项目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

本项目施工进度如下:

(一)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施工方案制订: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

2.方案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8年4月;

(二)下一步研究计划

1.方案实施收尾总结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1月;

2.成果整理上报:2018年12月31日前提交成果;

3.申请验收、鉴定。

六、研究开发项目组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年龄

单位

职称

项目分工

1

张芳

39

二公局四公司

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2

余国

24

二公局四公司

技术员

项目参加人

3

先义彬

43

二公局四公司

技术员

项目参加人

七、研发费用情况

本课题预算总经费850万元,经费全部为单位自筹。2017年已实际投入研发费用198万元

八、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预测

本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西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关键技术的经验积累,可以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有效促进设计、施工技术升级,技术交流与融合,为规划中的类似复杂环境下的桥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