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mpilationofmarinetopographicandgeomorphologicdata
目 次
前 言 II
范围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
缩略语 4
总则 4
多波束测深/单波束测深资料整编 5
侧扫声呐资料整编 15
浅地层剖面资料整编 18
整编报告和清单编制 21
附
录
A
(规范性)数据资料收集记录和元数据记录 22
附
录
B
(资料性)资料清单格式 26
参
考
文
献 27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波束测深资料、单波束测深资料、侧扫声呐资料、浅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编内容、格式、过程,以及元数据提取、报告和清单编制、成果图件整编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多波束测深资料、单波束测深资料、侧扫声呐资料、浅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10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波束测深multibeamechosounding
采用发射、接收指向正交的两组声学换能器阵,获得垂直航向、由大量波束测深点组成的测深剖面,
并在航行方向上形成由一系列测深剖面构成的测深条带,从而实现高效地形测量的一种方法。
[来源:GB/T12763.10—2007,3.1]
3.2
单波束测深singlebeamechosounding
使用一个传感器发射和接受声波脉冲,在航行方向形成一系列单点水深的测量方法。
3.3
侧扫声呐测量sidescansonarsurvey
采用声学换能器对海底进行线扫描,获得海底时序回波信号,形成与航行方向正交的海底扫描线,
并在航行方向上形成由一系列扫描线构成的条带图像,实现海底地貌测量的一种方法。
[来源:GB/T12763.10—2007,3.2,有修改]
3.4
浅地层剖面测量subbottomprofilesurvey
利用声波在海底以下介质中的透射和反射,获得海底浅层结构声学剖面的一种物探调查方法。
[来源:GB/T12460—2006,3.6,有修改]
3.5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marinetopographicandgeomorphologicdatacompilation
按照一定的流程和科学方法对海底地形地貌数据、电子文档、视频等进行格式、内容的系统整理、
处理、检查、命名等一系列操作,形成规范、统一资料的过程。
3.6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特性的信息。
[来源:GB/T12460-2006,3.6]
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
GMT:格林威治标准时(GreenwichMeanTime);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CUBE:联合不确定度水深估计方法(CombinedUncertaintyandBathymetryEstimator);
XTF:扩展的Triton的格式(eXtendedTritonFormat);
CDP:共深度点(CommonDepthPoint);
SP:炮点(ShotPoint);
DXF:图形交换文件格式(DrawingExchangeFormat)。
总则
基本原则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应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调查或收集资料应真实、准确;
完整性:资料内容、种类、数量应符合资料整编要求及任务合同书或方案要求;
规范性:资料整编流程、数据结构、文件名称等方面应规范、统一;
唯一性:数据集中不应有重复记录,数据文件更新或修改后要替换;
可读性:资料存储载体可被计算机识别,数据文件应能够被通用软件或专业软件打开,内容显示准确。
基本流程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整编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与初评;
资料处理;
成果编制;
质量评价;
元数据提取;
报告和清单编制。
通用要求
一般要求
资料整编处理的一般要求如下:
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或采用经批准的国外坐标系,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CGCS2000建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