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理科学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文件大小:43.7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66千字
文档摘要

地理科学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张杰汤征

[摘要]“测量学”课程是地理科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对培养学生地形图测绘、识图和用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也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贵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科特点,并结合“测量学”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和措施,可为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量学;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1年度贵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赛课结合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JG02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6-0109-04[收稿日期]2022-05-19

测绘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内容及服务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1]。同时,各行业对具备测绘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毕业生,国内众多高校的非测绘专业开设了“测量学”课程。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土木类、建筑类、农林类、环境类及地理类等非测绘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目前,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地理科学类专业,如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均开设“测量学”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熟练操作常规测量仪器及绘制地形图的基本技能,为利用地形图资料进行地理学研究和应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然而,由于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分配学时等因素制约,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比较薄弱。如何提高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的测量学技能,相对独立地完成测量任务,实现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教育背景不同,重视程度不够

“测量学”是一门既强调基础理论又注重实践操作的工科课程,是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图根控制网建立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3]。因此,“测量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对测量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对实践动手操作规范程序的理解。我校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招生为文理兼收且比例相当。由于课程较为抽象而文科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扎实,他们难以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难理顺和掌握测量知识。同时,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就业和考研,其中地理科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去中学当教师,普遍认为学习该课程用途不大,和日后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极少从事测量相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不出测量的价值所在,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这两个专业的考研专业课科目不考“测量学”,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意义不大,与以后学习深造的相关性不强。

(二)教学内容滞后,落后于技术发展

“测量学”是测绘专业传统的基础专业课程,也是非测绘专业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在与测绘相关的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朝着自动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4],测绘行业也正在由专业测绘向大众测绘逐步转变。GNSS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测绘新仪器和新装备等的陆续开发与应用,能够简化测绘作业流程,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及时快速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测量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测量学教材内容以传统的测量三要素、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放样为主。测绘专业因为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能够满足经典理论与前沿新技术和新仪器的教学要求;但对于非测绘专业,由于缺少相关的测绘课程支持,传统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生产发展水平和时代要求,很多测量新技术、新知识无法包含在教学内容中,不利于学生对测量知识的全面、系统了解,限制了学生测绘应用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三)仪器场地不足,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测量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强化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仪器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偏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受到资金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开展实践教学的测量仪器存在数量少和老化、实践场地不固定和不规范等突出问题[5]。目前,我校的测量实践教学仪器主要为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全站仪,但数量有限且更新不及时,老化现象严重。另外,由于测量仪器构造精密,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