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坑及建构筑物监测方案docx .pdf
文件大小:7.51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29万字
文档摘要

/v/t

目录

第一章监测目的及监测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4

第三章基坑及附近结构物监测8

第四章成反馈与报警流程19

第五章监测点的保护及工期22

第六章技术管理措施24

第一章监测目的及监测依据

1.1监测目的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

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

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

(2)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围护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本基坑主要为基坑

周边环境中的建筑、道路等)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

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目的,为工程质量跟踪技术管理提供第一手

的监测资料和依据;

(3)根据一定的量测限值作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

施和对策,确保工程安全,防止工程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4)将现场监测结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

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5)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1.2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6)《城市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17)

(7)建设方提供的本工程的施工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等相关资料。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内容说明与要求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1)污水收集处理量约1293m3/do

(2)铺设Del60UPVC污水管31.45km,DN200?DN400HDPE缠绕管68.14km,

DellO?De450PE直壁管14.98km,DN300球墨铸铁管0.42km;总计114.99km。

(3)新建40座一体化提升泵井;

建设规模

(4)新建12套设计处理规模10?30t/d独立处理设施(配套12座人工湿

地),

(5)新建23套设计处理规模1?5t/d的分散处理设施。并同步恢复拆除道

路、绿化等设施。

6个乡镇,共57个自然村污水收集系统,具体包括:新建村内污水出户管、污

施工范围

水支管、污水主管、一体化泵站及附属设施。

2.2地形境1貌及地质

2.2.1地形地貌

吴江属于下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

经受了印支、燕山、喜山和新构造运动的荡涤和冲击,形成了凹陷和断

裂的地质格局。

吴江主要地貌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全市地势低平,地

形低洼平缓,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2.Om左右,河道稠密,

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境内相交,水面积占总面积的22.7%,根据地貌成

4

因及其特征,全市可分为湖荡平原和滨湖坪田平原两种类型。松陵城区

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