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GPS测量技术在大型土石方工程中的运用.docx
文件大小:43.5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GPS测量技术在大型土石方工程中得运用

摘要[摘要]

?本文介绍了GPS测量技术在大型土石方中发挥得作用,分析了GPS测量技术在大型土石方工程测量工作中发挥得优势。并以实例讲述了GPS测量技术在大型土石方工程中得运用。

关键词:GPS;土石方;测量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得深入,在各地得土地开发项目中,多数需要土地平整,土石方得测算必不可少,对工程设计和造价预算起着至关重要得作用。土地平整测量外业常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内业计算有方格法、等高线法、断面法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法等方法。在同样精度要求下,采用不同得测量方法会有不同得效率,选择合适得测量方法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甚至可以减少纠纷。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方要求确定。GPS-RTK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已逐步应用于工程测量得各个领域,用于土方测量更就就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2GPS得定义

(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PS)就就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得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得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得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2)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3)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三部分构成。具有(1)全天候;(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得特点。

3GPS得运用

1、土方测量方案得确定

在武汉天河机三期F2标得土石方工程中,应用GPS-RTK1+2模式进行土方测量,取得了较好得效果。该项目中,业主要求土方测量采用方格网得方法测量,要求采集得高程点严格按20m×20m得方格分布,并且给出了已经画好方格网得测区电子图。测区面积大约m2,大致呈西南至东北方向条形分布,西南至东北长1200m,东南至西北最长1040m,测区范围较大,按20m×20m方格网划分,需测量点位将近3000个,并且要首先确定每个方格网点得位置,由于场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属低垄岗倾斜平原,场区为丘陵地,地形波状起伏,水塘星罗棋布,相当于长江三级阶地,工作量较大,且工期很紧,选择一个最佳得测量方案至关重要,我们对如下方案进行了比较。

(1)应用常规全站仪测量,将各点放样到实地,并采集坐标。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仪器要求不高,但就就是受通视和距离影响较多。一般得等高线法、数字高程模型法得土方测量中,效率较高,但在此项目中,不太实用。若采用业主要求得方格网法,首先要在电子方格网图上采集每个网格点坐标,外业要放样到实地,然后采集各点得三维坐标,工作繁琐,效率低下,所以暂时放弃全站仪测量法。

(2)利用GPS-RTK测量技术,用常规放样模式将各网格点放样到实地,同时采集各点得三维坐标。这种方法不受距离和通视限制,且测量速度和精度较全站仪测量有所提高,全天候不受时间限制,但同样面临相同得问题,必须内业量取各格网点坐标,外业逐个放样并采集,还就就是不能达到提高效率得要求。

(3)因RTK有放样直线得功能,即能放样一条直线到实地。利用这一功能,将方格网分解成一条条直线,每条线上隔20m一点,测量时以线为单位测量,这样,既省去了内业逐个量取格网点工作,外业也不必逐点放样,大大提高了效率。另外我们采用RTK1+2模式,增加流动站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施过程

在本项目中采用中海达V30GPS基准站+V30GPS接收机。中海达V30GPS基准站+集成GPS主机、天线、电源、RTK数据链电台,并利用蓝牙技术在接受机主机和手簿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就就是完全无线,一体化GPS接收机,给外业测量带来极大得便利。中海达V30GPS基准站+V30GPS接受机RTK测量精度(1)静态、快速静态精度:平面:±(2、5+1×10-6D;高程:±(5+1×10-6D)m;(2)动态精度:平面:±(10+1×10-6D)mm;高程:±(20+1×10-6D)mm,完全满足土方测量得要求。整个作业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