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AR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播效果研究.docx
文件大小:41.8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97千字
文档摘要

AR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喻桃义,熊淑萍,张美珍

(南昌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4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融合新技术进行快速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能够满足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让幼儿在构建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1]。为促进增强现实在学前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育传播的效率,需要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了解影响增强现实在学前教育传播中的因素并提出发展意见。

增强现实,指通过软、硬件系统的相互协调作用,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和真实的环境实时叠加在一个空间或画面的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将用户置身于虚实结合的环境中,通过信息交流和环境互动,实现虚拟信息和真实世界的无缝衔接的效果[2]。虚拟现实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多理论的现代技术,将其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主要是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沉浸理论的指导[3]。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y)认为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构建新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其强调学生的知识获取是自我探索的主动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该理论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是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成果,通过对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三方面的构建,在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应用,促进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和传播[4]。增强现实在学前教育应用中,汲取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构建一定的学习场景,使用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

沉浸理论(flowtheory)是指在从事一项活动或置身于一个场景中时,不受外界影响,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其中,使活动或场景与意识相融合,达到忘我的学习体验的过程[5]。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研究人的创造力的过程中发现的,是一个试图整合动机、人格与主观经验成为统合性架构的理论,在沉浸状态中,学习者能够感受到认知的高效性,易于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我技能的改进和潜能的挖掘。增强现实在学前教育的实际应用中,依据沉浸理论的指导,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构建的学习空间的沉浸体验,达到高效学习和激发潜能的目的。

信息化、数字化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电子设备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下,幼儿教育也势必向数字化发展。2019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13.9分钟;儿童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平均时长为96.27分钟。由此可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的情况尚不理想。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媒体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体素质教育,即在面对不同媒介传达的各种信息时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生产和思辨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在面对烦冗复杂的数字信息时,良好的媒体素养能够使其在有机地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现实的介入,能够培养幼儿媒体素质能力的发展,在构建的环境中获取信息,进行信息甄辨和内容学习,从小培养幼儿的信息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生产和思辨能力,同时,由于增强现实设备的相对资源封闭性,在教师的监管下,能够有效避免幼儿摄取到不良的互联网垃圾信息,能够保护幼儿的心智健康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已然不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亟须进行课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通过改善办园条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等方式,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近些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补充和完善改革细则,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需要从改变教育形式入手,通过增强现实的技术引进,能够将教育的主体由“教师”向“幼儿”进行转变,让幼儿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