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如凑十法在加法运算中的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10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对算理理解不够透彻,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在进位过程中遗漏进位的“1”,或者对不同题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混淆。同时,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较为薄弱,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此外,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复习课中容易感到枯燥,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梳理知识,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数学抽象: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计算过程和实际问题中,抽象出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模型和算理本质,理解加法运算的一般性规律,提高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的能力。
逻辑推理:通过对进位加法不同题型的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依据算理进行有序的计算推理,准确判断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数学运算:强化学生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各类进位加法运算。
数学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100以内进位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直观想象:借助计数器、小棒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进位加法的直观运算表象,理解进位的过程和意义,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计算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能够运用100以内进位加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并求解。
系统梳理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尤其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中,理解十位上数字的变化以及进位的原理,并能准确、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算理。
灵活运用进位加法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够从实际情境中准确提取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知识要点、典型例题、实际问题情境;计数器;小棒若干;写有算式的卡片。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练习本、铅笔、橡皮。
知识准备:学生已完成100以内进位加法的新课学习,对相关计算方法和基本题型有一定了解。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动画: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中讲述小熊在超市购物时,需要计算商品总价的故事。例如,小熊买了一个28元的玩具和一个16元的书包,它不知道一共要花多少钱,显得很着急。
师:同学们,小熊在购物时遇到了难题,它不知道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你们能帮小熊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引出课题
师:要解决小熊的问题,我们就需要用到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以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后续的复习活动做好铺垫。
知识梳理(10分钟)
回顾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师:同学们,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呀?
生1: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比如25+8。
生2:还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像36+27。
师:非常好!那在计算这些进位加法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呢?
生:凑十法!
展示知识框架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图,清晰呈现100以内进位加法的不同类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以及计算方法(凑十法的具体步骤)。
师:大家看这个知识框架图,它把我们本单元学的知识都整理在一起了。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先把一位数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再计算十位上的数。大家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