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2024_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x
文件大小:492.0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4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值为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旅游团从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到瘦西湖公园,导航显示:全程113.3km,历时1小时50分,途经京沪高速某路段时限速120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程113.3km”指的是位移

B.“1小时50分”指的是时刻

C.“限速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导航定位时,旅游车不能看成质点

2.在校运会上,甲、乙两名运动员均参加了400m比赛,其中甲在第2跑道起跑,乙在第3跑道起跑,最后都通过终点线,则甲、乙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A.x甲>x乙,s甲<s乙

B.x甲>x乙,s甲>s乙

C.x甲<x乙,s甲=s乙

D.x甲<x乙,s甲<s乙

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C.当加速度增大时,物体位移一定增大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4.2024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夺得冠军,如图所示,则()

A.跳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由于跳台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跳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就是她对跳台的压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跳台

5.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m/s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5m/s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B.加速度为-1m/s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C.t=1s时物体的速度为-4m/s

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6.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某天,家住8楼的小华发现有一钢球从落地窗外坠落,调看家里视频监控发现钢球通过落地窗用时0.1s,已知落地窗高度为2m,每层楼高度为3m,试估算钢球从几楼抛出()

A.9楼 B.10楼

C.15楼 D.20楼

7.如图所示,在一根轻绳的四个等间距的位置上分别系有完全相同的小球A、B、C、D,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小球D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lAB=lBC=lCD=h,现从上端由静止释放轻绳,小球落地后不反弹,则()

A.四个球依次落地的时间间隔相等

B.四个球依次落地的时间间隔变长

C.球A在空中运动时间是球D运动的2倍

D.球B落地时的速度是球D落地时的3倍

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eq\f(2Δx(t1-t2),t1t2(t1+t2)) B.eq\f(Δx(t1-t2),t1t2(t1+t2))

C.eq\f(2Δx(t1-t2),t1t2(t1-t2)) D.eq\f(Δx(t1+t2),t1t2(t1-t2))

9.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刻,质点A和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若A和B恰好在t2时刻相遇,则t1时刻A在B的后面

C.t1~t2时间段内B质点与A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质点A做直线运动,质点B做曲线运动

10.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eq\f(8,3)m/s

B.t=3s时a车和b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

C.t=1s时b车的速度为10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

11.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都会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Δa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即j=eq\f(Δa,Δt),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在()

A.t=0时和t=2s时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t=2s时和t=4s时急动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t=3s时急动度为零

D.0~1s和0~5s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二、实验题:共计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