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25.第13讲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pptx
文件大小:14.97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

环流异常;;;;;;;;;;;3.图中甲—乙海域之间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变化较大,其直接原因是()

A.海洋深度不同

B.大气降水不同

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D.海水温度变化大

4.与同纬度相比,丙地降水丰富,其附近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是()

A.海—气的热交换

B.海—气的氮交换

C.海—气的水交换

D.海—气的氧交换

;1.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潜热释放高度较高,

气流辐散上升强烈

B.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

信风干燥抑制蒸发

C.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

锋面气旋抬升受限

D.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

极地东风摆动较小

;真题引领;针对训练;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正常年份,赤道两侧的信风将太平洋东侧大量的表层暖水输送到西侧,下层海水上涌,同时,秘鲁寒流北上补充,使得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相对较低。;;概念: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3个月以上)的现象。

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

时间:圣诞节前后。;信风明显减弱;;;;异常

低温;信风加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四翼体验;课时跟踪;(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课时跟踪;课时跟踪;课时跟踪;知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