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程标准呈现;探究
雷阵雨过后,我们有时候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是指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臭氧层变薄、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这种情况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增加2%。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人的皮肤癌患病率,还会引发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海伦娜岬角,当地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暴露的皮肤表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会被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河里捕到的鲜鱼也多是盲鱼。
;臭氧/多布森单位;臭氧洞;1.有人认为,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你认同这种看法么?为什么?;1;大气圈;一、大气的组成;2、大气的主要成分;3、大气的组成及作用:;;;;;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突破400ppm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12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其中一半的增长出现在1980年以后。2015年3月,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突破400ppm。这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首次突破这一高值。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问题探究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2019年最大冰川面积达1478万平方千米,但是整体趋势令人担忧。
冰川,南北极的特产,远远望去,就像地球的“白帽子”,给地球增加了巨大的美感。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北极冰川数量正急剧减少,其速度令人咂舌。科学家预测在20年时间内,北极冰川将在炎热夏季完全消失,地球会失去“白帽子”,北极熊将难有立足之地(如下图)。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如果氟氯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结合材料探究:
(1)全球变暖与大气中的哪种主要成分变化有关?
提示:CO2。
(2)臭氧有什么作用?
提示: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3)针对上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提示: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研发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产生。;;1.表1中五个地点被选为我国高原训练基地的主要条件是();2.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