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3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
3.尝试运用预实验方法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科学探究: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实验。
社会责任: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难点: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教学方法
谈论法,问答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请学生展示课前调查作业:花卉市场、蔬果市场的商家是否会采用植物激素类的药品?为何使用?效果如何?
【生】我们调查到,可以用赤霉素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苋菜、芹菜等的生长,增加产量。用α-萘乙酸(NAA)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师】教材上“问题探讨”中葡萄植株体内本身就含有植物激素,为什么还要施加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呢?
【生】植物体内的激素含量非常少,所以人们想要调节植物生长状况,仅靠植物本身激素是不够的。适当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或提升产品品质。
【师】这些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叫作植物生长调节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进入本课各环节。)
讲授新课
探究一、植物生长调节剂
【师】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相比,其特点是什么呢?
【生】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应用时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阅读并分析教材P101“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事例1、2、3中使用了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
问题二:事例1、2、3中各种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
【生1】事例1、2、3中使用的是赤霉素、膨大剂、青鲜素。
【生2】赤霉素使大麦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膨大剂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青鲜素可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期。
教师补充资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广泛用途。
用途
种类
延长储存器官休眠
青鲜素、萘乙酸甲酯
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
促进茎、叶生长
赤霉素、油菜素内酯
抑制茎、芽生长
多效唑、矮壮素
诱导产生雌花
乙烯利、α-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利
提高抗逆性
脱落酸、矮壮素
……
……
【师】这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作用效果类似,那它们的分子结构是否也类似呢?
【生】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类似,如吲哚丁酸;另一类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完全不同,但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矮壮素等。
【师】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生1】好处:(1)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如它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
(2)减轻人工劳动,如减少园林植物的修剪次数。
【生2】坏处:(1)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2)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师】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未完全成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生1】我如果是个销售员,看到自己的水果还没熟,我肯定会利用催熟剂,这样可以早点把成本收回来,而且一些反季节的水果还可以卖个好价钱。
【生2】我不会自己催熟,因为如果控制不好乙烯利的浓度,还有可能会把我的水果催得熟过头,那我不就亏本了嘛。
【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该如何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思考。)
探究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