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植物生长素 教案1.docx
文件大小:266.04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99千字
文档摘要

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在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关于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植物生命活动是由植物体特定部位产生的植物激素进行调节的。第一节以发现和研究历史悠久的生长素作为切入点来说明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植物生长素”一节中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内容与后话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内容有关。生长素和其他激素的内容与后续讲述的植物的个体发育的内容,以及第一章讲述的细胞分裂等内容有关。植物激素合成的内容与必修1讲述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有关。因此,本章节的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学生可能对植物的向性生长,尤其是向光性、向重力性生长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顶端优势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顶端优势的解除,如园艺上对绿篱的修剪、农业生产上的打顶等,学生或多或少有些接触;生活中用成熟苹果、香蕉催熟未成熟的果实,学生可能也有了解;农业和园艺生产实际中,有许多事例可以与本章的内容产生联系。同时,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面的报道,可以作为学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进行评价的参考依据。以上所有内容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初步认识。在化学课上,乙烯仅仅是一种有机分子;在本章,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意义——成为了一种植物激素。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经验和新知识进一步融合的过程,就是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的基础上深化认识与理解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

(1)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本章4节内容建议5课时完成。

第1节通过PPT课件展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植物激素的概念,学生对植物向光性原因熟悉后,让学生掌握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第2节通过PPT课件展示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能直观认识其他植物激素的类型和功能,再以表格的形式分类整理,帮助学生辨析其他植物激素作用的异同。

第3节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学习该节课的知识。

第4节引用大量生物实例,如莴苣种子的萌发、豆芽豆苗的变化、菠菜的开花、年轮的形成、冬小麦的春化作用等等,通过介绍以上现象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而且还会引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思考,逐渐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3.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植物的生长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有关。

科学思维: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并能以此解释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通过体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评价。

社会责任:将生长素的作用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难点:1.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入手,通过探究性实验和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PPT展示向着光源生长的植物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生】弯向窗外生长。

【师】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的形态改变?

【生】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师】植株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意义?

【生】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更高效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师】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生】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从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讲授新课

探究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90图5-1。

【师】①组发生的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