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 教案2.docx
文件大小:411.3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02千字
文档摘要

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也参与稳态的调节。

2.概括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点,分析各自在维持稳态上的优势。

3.分析体温调节的机制,构建人体体温调节的模型。

4.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关系。

5.运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统一机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关注自身健康。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建立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通过建立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养成关注人体健康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难点: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分析。

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科研情境进行教学。本课将生活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健康问题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关注和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课拓展思维中“高温环境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发热时体温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对学生严谨思维和实证精神的培养。

2.注重合作探究,情景表演,构建模型。从科学性、创新性、美观性和体现生命活动调节的动态稳定与调节等维度进行评价,充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夏天我们经常见到狗吐舌头的现象,那狗吐舌头是在排汗吗?

【生】不是,狗的皮肤没有汗腺,通过“吐舌头”散热。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有趣的现象提出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授新课

【师】人的体温为什么总是保持恒定?

【生】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师】人体产热和散热的机制是怎样的?

【生】主要由肝、脑等器官代谢以及骨骼肌收缩产热;主要由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散热。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上述器官的产热和散热实现的。

探究一、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模型

【师】冷觉感受器位于哪里?

【生】皮肤。

【师】减少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生】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量减少。

【师】增加产热的方式有哪些?

【生】骨骼肌战栗,释放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促进肝及其他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

【师】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在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将知识系统化,通过构建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牢固掌握知识。)

探究二、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模型

【师】热觉感受器位于哪里?

【生】皮肤。

【师】增加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生】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量增多。

【师】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在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将知识系统化,通过构建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牢固掌握知识。)

探究三、生活实际体验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师】医生给婴儿测量体温时,为什么等婴儿哭闹停止几分钟后再量体温?

【生】因婴儿哭闹时细胞代谢活动加强,产热量增加,可导致体温升高。因此受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师】“发热时盖上被子捂一捂,多出点汗退烧快”,这句老话对吗?

【生】不对。因为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过度捂汗还可能造成脱水休克的严重后果。

【师】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生】(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会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讨论总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总结水盐平衡调节的模型,举例说明下丘脑的功能。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PPT、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2.本节课活动多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