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以人体血糖的平衡调节为例,说明激素反馈调节维持机体稳态的机制。
2.以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例,说明激素分级调节机制及其意义。
3.概括出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激素调节的一般过程。
4.运用激素调节原理分析与健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滥用激素类药物等),说出以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分析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调节,说明激素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意义。
科学思维:简述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调节的一般过程。
社会责任:运用激素调节原理分析健康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素调节的过程与特点。
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教学方法
采用课前自学、课中小组讨论的形式,并用图示、PPT进行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展示马拉松长跑示意图,组织学生思考问题:运动员长跑过程中,血糖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生】一般不会。
【师】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血糖正常浓度范围:3.9~6.1mmol/L)
【生】吃糖、葡萄糖口服液。
【师】无论人体处于运动还是安静状态,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是怎样实现的?血糖的相对稳定对机体的稳态有什么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激素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具体学习激素调节的过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平时运动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探究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来源与去路
【师】血糖是什么?
【生】血糖的概念: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可能还有少量果糖、半乳糖等)。
【师】血糖的来源有哪些?
【生】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主要来源);
②肝糖原的分解(空腹血糖的重要来源);
③脂肪酸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师】血糖的去向有哪些?
【生】①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且释放能量(主要去向)(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②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原、在骨骼肌中合成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分解成乳酸);
③转化为非糖物质如甘油三酯。
讨论总结: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约占70%)分泌的蛋白质,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约占20%)分泌的多肽,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
(设计意图:先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知识应用与问题探究做铺垫。)
探究二: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用虚线画出正常人体的血糖范围,引导学生思考。
【师】当早餐经过消化吸收后引起血糖浓度升高,高于正常水平时,机体怎样进行调节来使血糖含量下降?
【生】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师】胰岛素为什么能降低血糖,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生】三促两抑: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加去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师】当血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升高,这是为什么?
【生】反馈调节的结果。
【师】胰高血糖素为什么能升血糖,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生】两促: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讨论总结: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都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升血糖激素有多种,降血糖激素只有胰岛素)。
补充:血糖平衡除受激素调节外,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导致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通过一系列的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导致下丘脑另一区域兴奋,通过一系列传出神经(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
此外,神经系统还能通过调控甲状腺、肾上腺的分泌来调节血糖含量。(体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直接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是效应器,进一步理解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针对特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用前面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三: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
【师】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吗?
【生】不是。
1型: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多发现于青少年和儿童,主要表现为血糖高、尿糖,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三多一少”),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
2型:发病机理不明确,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正常,但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