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
高2022.02
历史试题
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卷
1.孔子曾说,“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
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由此可见,孔子资
A.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B.忽视尖锐的社会矛盾
C.囿于传统的宗法等级D.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料
2.西周前期的统治者在构建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主张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
群
百姓。而秦始皇称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是“(自己)兴兵诛暴乱”,并未提及民众对统一
的贡献与牺牲,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这一变化说明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儒家民本思想受到关注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东汉末年出现“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的局面;东晋时期则是
“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这表明
A.察举征辟制被破坏殆尽B.士族豪强争相割据混战
C.专制集权遭到严重削弱D.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出现
4.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
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5.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真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因为他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
主专制制度”。下列言论出自黄宗羲的是
202
A.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2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高
C.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D.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知切于吾身者乎
考
6.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其后,“无
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这些做法
试
A.激化矛盾加速了晚清政府的崩溃B.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卷
C.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D.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7.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
资
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料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