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系列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3百合花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说的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分析鉴赏小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维发展与提升: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的能力。
评价目标
1.小组活动设计是否结合了作品内容。
2.活动目标是否实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研究文本是本次授课的重点。
难点:学生能否通过活动设计展现对作品的把握和赏析。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指导。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活动1课时,成果展示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纪念庆祝活动,其中设有“致敬红色经典”项目,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优秀红色文学作品。《百合花》作为经典作品榜上有名。这节课,我们将依据《百合花》设计一些项目,组织活动,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展示这篇作品的艺术魅力。
【讲授新课】
一、活动说明(课前布置或课上说明)
1.人员安排: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7人,设有组长、绘画者、撰稿者、讲解员、组稿员等职务。
2.分工协作:组长负责安排成员职务,协调工作,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绘画者负责作图。撰稿人负责文字工作。讲解员负责展示时作说明,将本组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做细致介绍。组稿员负责将以上成员的成果安排妥当,统一设计。
二、具体活动任务
1.活动任务一:为《百合花》设计宣传图片,或为《百合花》一书设计封面图片。
具体要求:数量1—2张,可手绘,也可电脑作图然后打印。图片内容应来自小说故事情节。选取你认为最能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将其画成图片,附加文字说明,也可选用原文作为说明,不超过100字。图片及说明之外,要添加图片的设计思路及情节的选取理由,阐明看法。
设计说明:图片设计能以色彩与线条的方式较为直观地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当然这里需要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学生进行积极参与。
2.活动任务二:组织作品研讨会。
具体要求:以“重读经典”为主题,着眼于经典作品在当下的理解和诠释,了解其与创作之初时人们的理解有何不同,关注作品在新时期的接受度。可选取作品某一方面内容作为研讨对象,如主题、人物、手法、艺术风格。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总结多方观点,分析异同,阐述同一话题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理解的原因,将分析过程和结论撰写成一份报告。不少于1000字。
设计说明:重读经典是因为跨越时空,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审美变化的探讨,有利于学生回到创作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作品的创作理念。
3.活动任务三:人物访谈。
具体要求:《百合花》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小通讯员这一人物形象,经过多方寻找,有媒体找到了作者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请你以媒体记者的身份设计一些问题,对王安忆进行采访。
注意:需要结合人物实际身份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一部分涉及茹志鹃与《百合花》。展示你的问题(不少于5个),说明为何这样提问,通过这些问题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设计说明:采访作为常见的社会媒体行为,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创设。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有浅有深,形成一定的联系与梯度。同时,也要呼应这次的主题。
三、成果要求说明
以上三项活动任选两项来做,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汇报时要做好PPT展示,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每组5—7分钟的报告时间。正式汇报之前,每组需到任课老师处做预先展示,老师提供修改建议。展示要做到文从字顺,没有语病,讲解员说话语句清楚,逻辑清晰,能够流利讲述内容。
全班投票选出每项最佳成果,上报学校采用。
四、活动展示(课上展示,1课时)
依次分组进行几项活动的汇报,尽量在一节课内完成,控制每组的发言时间。
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
1.学生的任务成果是否符合作品内容,有没有脱离课本实际,能否展现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则为合格。若在以上内容基础上添加合理构思,进行大胆“再创造”(如访谈环节的设计),则为优秀。
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协调合作的能力如何,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到活动中是关键。自己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搜集资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形成基本的思索模式,对以后学习其他小说提供思路借鉴。
3.学生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老师要予以充分关注,并适时进行主动指导,帮助他们学会通过活动设计理解课本,舍弃以往的教师讲课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掌握主动权。同时,如若进行活动时学生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相应改变,不一定完全依据本次的活动,也可以自己设计,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化。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本课旨在通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