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培优课时练38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异性免疫.docx
文件大小:758.0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7.72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八单元课时练38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异性免疫

选择题1~8题,每小题5分,9题6分,共46分。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11)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2.(2024·湖南,2)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类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3.(2022·辽宁,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

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

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4.(2023·辽宁,16改编)如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5.(2024·山东,7)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6.(2022·湖南,11)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

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

7.(2024·重庆,14)某些树突状细胞可迁移到抗原所在部位,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增殖后大部分形成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树突状细胞。为验证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研究人员用3种不同品系的小鼠(同一品系小鼠具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体现在抗原呈递功能增强

B.③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可识别丙品系小鼠的抗原

C.Ⅱ组中检测到的活化树突状细胞与Ⅰ组相近

D.Ⅱ组和Ⅲ组骨髓中均可检测到记忆树突状细胞

8.(2021·湖北,20)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9.(2024·黄冈模拟)人类基因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其等位基因d不编码蛋白质。基因型为DD或Dd被称为Rh阳性(Rh+),基因型为dd被称为Rh阴性(Rh-)。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才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该抗体。RhD抗体可以透过胎盘。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RhD蛋白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如果此抗体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会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RhD抗体的产生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呈递抗原给B细胞

B.若母亲产生RhD抗体使胎儿发生红细胞溶血,推测胎儿的基因型是Dd

C.新生儿溶血通常发生在二胎,这与二次免疫产生的RhD抗体水平高有关

D.为防止二胎发生新生儿溶血,可在一胎分娩后及时持续给母亲注射适量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