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4/NUMPAGES24
铁岭市西丰县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狭隘(ài) 愚蠢(yū) 恍惚(huǎng) 参差不齐(cēn)
B.怂恿(sǒng) 蜷伏(juǎn) 怅然(chàng) 怪诞不经(dàn)
C.干涸(hé) 禁锢(jìn) 称职(chèn) 畏罪潜逃(qián)
D.气概(gài) 掺和(chān) 澄澈(chéng) 随声附和(hé)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愚蠢(yū)——yú;
B.蜷伏(juǎn)——quán;
D.随声附和(hé)——hè;
故选C。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热忱纯粹慷慨精益求精
B.酬劳琢磨微簿沉默寡言
C.乞丐冤枉余晖大相经庭
D.飘缈羞怯绵延眉开眼笑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形。
B.微簿——微薄;
C.大相经庭——大相径庭;
D.飘缈——缥缈;
故选A。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人生路漫漫,不怕走得慢,就怕随波逐流、见异思迁。
B.当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家长千万别惊慌失措,不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抠出来
C.没有自身“造血”能力的土壤,久而久之就会退化,直至成为不毛之地。
D.小亮获得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啊!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本题表达不要意志不坚定,表达准确;
B.惊慌失措:形容害怕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用“惊慌失措”来形容当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的家长,符合语境,表达准确;
C.不毛之地:指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用“不毛之地”来形容没有自身“造血”能力的土壤,表达得体,表达准确;
D.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选项中小亮获奖是好消息,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不符合语境;
故选D。
4.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句中的“一顿”属于数量词)
B.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句中“进”和“退”是一组反义词)
C.我向下迈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句中“凌乱”和“扑进”都是形容词)
D.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句中的“我”、“他们”属于代词)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C.有误,“扑进”是动词;
故选C。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系的跨越。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的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语义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
C.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D.两面对一面,要么把“能否”去掉,要么在“提升”前加上“能否”
故选A。
6.选出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一项()
①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
②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③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
④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⑤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读这几句话可知,说明的是立冬这个节气,故句①为第一句;句④接着介绍与立冬并列的几个节气,故排在第二句;句③对应句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介绍“春夏秋冬”万物变化,故为第三句;句⑤接着句③中“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介绍,故为第四句;句②举出例子,说明句⑤内容,故为最后一句。故正确排序为:①④③⑤②;故选B。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7.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B.《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散文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C.君与家君期日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