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沈阳市铁西区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687.54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6/NUMPAGES19

沈阳市铁西区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理数中,负数是()

A.3 B.0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熟练掌握小于0的数是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负数小于0,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解:A、3是正数,故A不符合题意;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B不符合题意;

C、﹣1.5是负数,故C符合题意;

D、0.48是正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与“学”字相对的是()

A.核 B.心 C.数 D.养

【答案】B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可知“数”与“养”是相对面,“素”与“核”是相对面,

因此与“学”字相对的是“心”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掌握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系数是 B.的次数是2

C.的次数是0 D.的系数是

【答案】D

【分析】根据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的系数是,故此选项错误;

B.的次数是3,故此选项错误;

C.的次数是1,故此选项错误;

D.的次数是,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A、,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故该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熟知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由得,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得,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得,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得,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乘坐飞机时对旅客行李的检查

B.了解小明一家三口人对端午节来历的了解程度

C.了解我校初2016级1班全体同学的视力情况

D.了解某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详解】解:A、乘坐飞机时对旅客行李的检查,必须准确,故必须全面调查;

B.了解小明一家三口人对端午节来历的了解程度,适合全面调查;

C.了解我校初2016级1班全体同学的视力情况,适合全面调查;

D、了解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面调查及抽样调查,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7.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x+1=﹣2x+3m的解,则m的值为()

A.2 B.3 C.0.5 D.4/3

【答案】D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x+1=﹣2x+3m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解:因为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x+1=﹣2x+3m的解,

所以1+1=﹣2+3m,

解得m=.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的解得含义.

8.一次数学测试,某班40名学生成绩被分为5组,第1至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数是()

A.12 B.8 C.4 D.6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频率与频数,熟练掌握频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可得:第5组的频数,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得:,

所以第5组的频数是4,

故选:C.

9.《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作者是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记载:“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4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1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译文:“用绳子测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井外余绳4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井外余绳1尺.问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设井深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