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6/NUMPAGES14
沈阳市沈北新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和(hé)轻捷(jié)帐蓬(pénɡ)刨根问底(páo)
B.云宵(xiāo)拼凑(còu)争执(zhí)花团锦簇(chù)
C.酝酿(yùn)确凿(záo)粗犷(ɡuǎnɡ)咄咄逼人(duō)
D.着落(zháo)祷告(dǎo)感概(kǎi)截然不同(jié)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捧起书来,你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
A.高雅平静只有美不胜收B.高贵平静只有不胜枚举
C.高贵平和只要不胜枚举D.高雅平和只要美不胜收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母亲”是名词,“高大”“很”“幼小”都是形容词。
B.“是”“走”是动词,“背上”是名词。
C.选文空格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依次是逗号、句号。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世界”后加上“的重量”。
答案:B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五猖会》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兴奋情绪,而这种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天演论》而冲淡。
D.《童年》中,阿廖沙和继父不合再次回到破产的外祖父家,为了糊口,放学后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
答案:C
5.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答案: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
③.《无常》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6)朋友从外地来访,我们可以吟诵《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内心的喜悦。
答案:
①.秋风萧瑟②.闻道龙标过五溪③.枯藤老树昏鸦④.思而不学则殆
⑤.人不知而不愠⑥.有朋自远方来⑦.不亦乐乎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枫桥夜泊①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玄宗仓皇奔蜀。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B.《枫桥夜泊》首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羁旅者孤独清寥的感受中。
C.《枫桥夜泊》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D.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都借“客”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内心的极度愁苦和羁旅他乡的异常艰辛之情。
答案:D
(二)(1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