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8/NUMPAGES18
辽宁省庄河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着落(zháo) 气概(gài) 坍塌(tān) 惊慌失错(cuò)
B.黄晕(yùn) 纯粹(cuì) 确凿(záo) 喜出望外(wàng)
C.啄食(zhuó) 分岐(qí) 荫蔽(yīn) 畏罪潜逃(qiǎn)
D.应和(hè) 云宵(xiāo) 狭隘(ài) 参差不齐(chā)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着落(zháo)——zhuó,惊慌失错——惊慌失措;
C.分岐——分歧,畏罪潜逃(qiǎn)——qián;
D.云宵——云霄,参差不齐(chā)——cēn;
故选B。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走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仿佛置身粉雕玉砌的童话王国,令人叹为观止。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李晓东同学获得了学校演讲比赛的第一名,面对鲜花和掌声,他激动得心惊肉跳。
D.节日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正确;
B.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此处表达对正确建议的赞同,色彩不当;
C.心惊肉跳: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此处形容内心的活动,用错对象;
D.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不符合“摆满了一串红”的语境;故选A。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种类日益繁多,但品质却良莠不齐,因此有选择地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②阅读名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③名著能得到大家的青睐,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文化内涵丰厚的原因。④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体验人生百味,还能提升文化修养,这样的读书意义非凡。⑤同学们,让我们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来阅读吧!
A.文中画线的“非凡”是名词,“是”是动词,“繁多”是形容词。
B.文中加点的“良莠不齐”是贬义词,“发展”和“选择”是中性词。
C.“这样”是代词,指代的内容是“阅读名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第③句有语病,应去掉“因为”或“的原因”。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非凡”是形容词;B.“良莠不齐”是中性词;C.“这样”指代的内容是“阅读名著”;故选D。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主要作品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等。
B.《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是寓言,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令尊”用以尊称对方的父亲,“家严”用以谦称自己的父亲。
D.《五猖会》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的事情,表达出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是小说集。《野草》是散文诗集。故选A。
5.《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三”的情节,如“三打白骨精”“三戏唐三藏”“三调芭蕉扇”等,这些情节将一主故事叙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百读不厌,实为构思精巧。请回忆“三调芭蕉扇”有关情节内容,比较完成下面表格有关内容。
类别三调
一调芭蕉扇
二调芭蕉扇
三调芭蕉扇
“调”的方式
逼(变成虫子钻进罗刹女的肚子里)
B___________
打(找来帮手,猪八戒、众神一起)
“调”的结果
A___________
骗走扇子,大意之下,又被变成猪八戒的牛魔王反骗回去。
C__________
【答案】
①.示例:A.假扇,越煽火越大。
②.B.骗(变成牛魔王)。
③.C.自愿送出扇子灭火。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一调芭蕉扇: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从土地爷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孙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五万四千里外。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害怕忙回了洞府,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飞入洞中,钻在茶沫之下,随茶水被公主喝入肚腹之中,拳打脚踢,来回翻腾,公主腹中疼痛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孙悟空用假扇扇火,结果火越煽火越大。
二调芭蕉扇:悟空二次来借扇,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
三调芭蕉扇:悟空第三次来借扇,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