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3/NUMPAGES23
辽宁省凤城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微薄(bé)凌乱(líng)派遣(qiǎn)不可救要(yào)
B.掺和(chān)惩戒(chěng)呻吟(yín)神彩奕奕(cǎi)
C.圈定(quān)澄澈(chéng)庇护(bì)杞人忧天(qǐ)
D.眩耀(xuàn)禁锢(gù)纯粹(cùi)刨根问底(páo)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微薄(bé)——bó,不可救要——不可救药;
B.惩戒(chěng)——chéng,神彩奕奕——神采奕奕;
D.眩耀——炫耀,?纯粹(cùi)——?cuì;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A.开发精髓不仅绵延不绝
B.研发精神不仅滔滔不绝
C.研发精髓尽管绵延不绝
D.开发精神尽管滔滔不绝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开发:①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多指荒山、荒地、森林等)。②发掘并加以利用(多指先进技术、人才等)。研发:研究与开发。结合“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宝藏”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发掘并加以利用”,应使用“开发”;
第二空,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精神:①指意识、思维、神志等。②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结合“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应使用“精髓”;
第三空,不仅:不但。尽管:①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老是;总是。③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结合“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递进关系”,应使用“不仅”;
第四空,绵延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结合“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中华文明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应使用“绵延不绝”;
故选A。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缝隙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不管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还要支撑着干点活。积极向上的乐趣,反映了人高尚的精神面貌。
A.选段中加点词“自己”“乐趣”“面貌”依次是代词、动词、名词。
B.选段中加点词“繁重”“反映”“高尚”的词性相同。
C.选段中画“”词语“劳动”是贬义词,“积极向上”是褒义词。
D.选段中画“”句子是病句,应将“不管”改为“即使”。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A.“乐趣”是名词;
B.“繁重”是形容词,“反映”是动词,“高尚”是形容词,词性不同;
C.“劳动”是中性词;
故选D。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惠顾”“赐教”“劳驾”是敬词,“家严”“愚见”“寒舍”是谦词。
C.太上老君将齐天大圣置入八卦炉烧炼,大圣出来后,大闹天宫,玉帝请神降服。大圣一路筋斗云,却没有跳出二郎神的手掌心。
D.《格列佛游记》中马形的“慧骃”有友谊和仁慈两种美德,是其国家主宰。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大圣一路筋斗云,却没有跳出如来的手掌心;故选C。
名著阅读(3分)
5.班级开展“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请你补充名著知识卡片。
篇目
作者
摘抄内容
《西游记》
吴承恩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