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合肥市庐江县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568.62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9.4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6/NUMPAGES16

合肥市庐江县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学校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文化墙布置

1.本次活动学校要求布置“古诗词文化墙”,请你帮忙完成

美景如诗。祖国的秀丽山河,寄托了最美的诗心;诗词里的美景,惊艳了时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曹操笔下水波荡漾、岛屿耸立的壮阔海景(《观沧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湾笔下波平浪静、辽阔宽广的美丽江景(《次北固山下》)。

诗以言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们将最真切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③“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是李益借笛声抒发那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借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以诗励志。人生,总少不了失意与坎坷,励志的诗词总能给我们以力量。我们在刘禹锡⑤“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他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秋词》);在谭嗣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他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潼关》)。

【答案】

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潮平两岸阔④.风正一帆悬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⑥.夜阑卧听风吹雨⑦.铁马冰河入梦来⑧.便引诗情到碧霄

⑨.河流大野犹嫌束⑩.山入潼关不解平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澹、竦峙、悬、芦、阑、碧霄、嫌、潼”等字容易写错。

活动二:文创产品设计

2.为了使大家爱上古典文学,学校举行了文创产品设计活动。七年级(1)班的任务是为《西游记》设计文创产品,请你参加。

(1)在设计产品之前,老师要求大家精读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把握作品人物及情节。下面是小明同学在阅读时摘抄的一段文字,请你完成文后任务。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蟾缭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zhēn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那罗刹心痛难尽,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噙()在口中门隙()满zhēn()一碗

②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

③此文段涉及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罗刹女又名______________,本段中孙悟空是如何借得扇子的?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示例,为《西游记》设计文创产品,并结合相关情节,介绍你的产品及设计意图。

示例:我设计了一款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的笔袋,上面印有“大闹天宫”图案,因为这个事件能够体现孙悟空本领高强、爱憎分明、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特点。

【答案】

(1)①.qín;②.xì;③.斟;④.心痛难尽;⑤.心痛难禁;⑥.一调芭蕉扇;⑦.铁扇公主;⑧.变成飞虫钻入罗刹的肚子里。

(2)示例:我设计了一款以唐僧为主人公的手提袋,上面印有“四圣试禅心”图案,因为这个事件能体现唐僧严守戒律、立场坚定的性格特点。

【小问1详解】

②本题考查字音。

噙,qín,(嘴或眼里)含。

隙,xì,缝隙;裂缝

斟,zhēn,往杯子或碗里倒(酒、茶)。

②本题考查字形。心痛难尽——心痛难禁,意为:心痛得难以禁止。

③文段涉及到的故事情节是一调芭蕉扇。悟空寻到翠云山芭蕉洞去借芭蕉扇,被罗刹女一扇扇去五万里,巧遇灵吉菩萨,得了定风丹,返回翠云山再战,施变化,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