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1课时数轴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数轴”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理解;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理解;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利用数轴表示相反数打下基础.
4.通过画数轴,增强学生学习的耐心,认识到数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重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难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支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同学们,你们能否尝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并且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呢?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图表示位置时,注意方向性、起始位置和单位长度的选取,从而得到数轴.情境1中由学生读出,然后其他学生判断.情境2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在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分别用数标出柳树、槐树、电线杆、汽车站的位置.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数轴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画出数轴并能用数表示数轴上点的位置,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数轴的概念
问题1什么是数轴?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负数的直线吗?
问题2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一个数轴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表示0的点是原点.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有关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是一条直线 B.数轴是一条线段
C.数轴是一条射线 D.直线是数轴
2.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A点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B点,则B点所表示的数为()
A.-3 B.3 C.1 D.1或-3
3.图中哪一个表示数轴?不是数轴的请说明原因.
4.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5.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6.小明、小兵、小颖三人的家和学校在同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星期天老师到这三家进行家访,从学校出发先向东走250m到小明家,后又向东走350m到小兵家,再向西行800m到小颖家,最后又回到学校.
(1)以学校为原点,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小明、小兵、小颖家的位置.
(2)小明家距离小颖家多远?
(3)这次家访,老师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程?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数轴的概念、数轴的画法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相应的有理数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A2.A
3.解:(1)是数轴,它是具备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2)不是数轴,因为单位长度不一致.
(3)不是数轴,因为没有原点和单位长度.
(4)不是数轴,因为它是射线不是直线.
(5)不是数轴,一是没有标明正方向;二是负数的排序有错误,从原点向左依次是-1,-2,-3,….
4.解:A,B,C,D,E各点分别表示:-3,5.5,3,-0.5,-1.5.
5.解:(1)表示-2,3,-4,0,1各数的点分别是:F,C,B,O,G.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4,-1,-3,2,0.
6.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