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3.中国地理 第十三节南方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pptx
文件大小:35.96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5.63千字
文档摘要

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与内部差异。2.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条件3.港澳台、海南岛区域发展。

目录1南方地区概况2长江三角洲3港澳台地区、海南省

1

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各省市区和西南三省一市。琼、粤、台、闽、桂、滇、川的大部、渝、黔、湘、赣、浙、沪、鄂、苏和皖的大部、港、澳。

地理位置【以图定位】23.5°N纬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110°E穿过巫山附近,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100°E穿过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分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复杂多样的地形地形复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以及丘陵交错分布。代表性的山脉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南岭、横断山脉、台湾山脉;大的地形单元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

自然地理特征温暖湿润的气候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南方地区虽然也处于北回归线附近,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自然地理特征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两类季风的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自然地理特征【思考】沿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的成因?地理位置:三城市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夏季气温高;地面状况:三城市地处长江沿岸,空气湿度大,大气保温作用强;局部地形:三城市所在地大多为盆地或河谷地形,不利于散热;环流角度:城市热岛效应增加了炎热程度;

水稻土红土紫色土黄土地黑土地①地带性土壤——红壤或黄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红壤特点为酸、瘦、黏。改造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在土壤中搀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②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较为肥沃。③耕作土壤——水稻土南方地区的土壤

自然地理特征多样的土壤红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含铁、铝成分多,酸性土壤,有机质少,土质黏重。分布于江南丘陵。改造: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作物: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

自然地理特征多样的土壤紫色土:分布于四川盆地,紫色砂岩、页岩在温暖多雨的环境下风化形成。含丰富的磷、钾土壤肥沃。改造:盆地中部、东部的丘陵多修成梯田,成都平原修有水利工程“都江堰”作物:粮、棉、油菜、甘蔗、柑橘

自然地理特征多样的土壤水稻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多处种植水稻形成,富含有机质,多呈表灰色,肥沃的土壤。作物:稻米、桑葚

丰富的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有色金属:锑矿(湖南锡矿山)、钨矿(江西大余)、汞矿(贵州铜仁)、铜矿(江西德兴)、锡矿(云南个旧)、铝矿(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铁矿:攀枝花(川)、大冶(鄂)、马鞍山(皖)、石碌(琼)。(2)能源资源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珠江等水系。煤炭:六盘水(黔)。风能:沿海地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3)森林资源:分布着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西南林区(局部)和第一大人工林区——东南林区。(4)旅游资源: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风情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傣族泼水节。

成因分析:①石灰岩的成土速度很慢,土层瘠薄。②石灰岩地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缺乏蓄水能力,使生产、生活面临缺水问题。③这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陡坡开荒、乱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④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生态问题石漠化是指,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季风水田农业①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②河流下游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水平高。有利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不利条件①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②江淮地区夏季伏旱天气;③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的台风;④以红壤为主,土壤贫瘠;⑤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缺水严重。

立体农业狭义立体农业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鱼塘农田果园和人工草地经济林木和毛竹用材林

立体农业地形地貌条件:山地丘陵比例为4:1,垂直地带显著因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