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观沧海语文课件.pptx
文件大小:6.78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观沧海;1.了解曹操及诗歌写作背景,了解有关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字词。

2.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抒发的伟大抱负,把握诗歌主题。

3.反复诵读,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走近作者;关于汉乐府诗;背景资料;观沧海

曹操;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方式;结合注释,读通大意。;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思。;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

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这四句以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这四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会产生这样的想象?;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景物特点,领悟诗歌所呈现的意境。;诗人是如何写作这首诗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设计;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中,景与情是紧密结合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歌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涌起”六句虽是在描写大海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透露出的是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这景象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融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诗人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勾画出大海变???万千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