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考前复习——知识线索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和一战前后的世界
九上20、21课——九下第1课——12课根据线索提示,对这14课进行合理分类(写序号):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史九上第20课;九下第2、3、4课、第5、6、7课、第8、10课九上第21课;九下第9课和第11课九下第1课、九下第12课
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最终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人类由分散隔绝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资本主义发展史观点1: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为近代社会转型奠定基础观点2: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线索一:资本主义发展史1
第一次工业革命【记忆】时间/实质/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革命/现代工厂/蒸汽机车-铁路时代影响/一工影响-生产力、经济结构、城市化、阶级关系和社会变革。(参看考前复习提纲)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长线索一:资本主义发展史1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易错字】斯蒂芬森观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观点2: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线索一:资本主义发展史2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易错点】1.一工与资本主义制度巩固间的关系2.注意改革与革命的区别,不能混淆3.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是两次工业革命持续发力的结果4.二工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国记忆】1.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后期,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封建性质改革2.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高价赎买的土地。影响(转折点/新气象/资本主义道路/农奴制残余)。利资本主义发展辩证看-资本和市场/掠夺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根因/转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及其作用/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和影响(维护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根因/倒幕运动/改革内容(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性质和影响。观点1:俄美日三国通过改革或革命推进社会进步观点2:俄日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观点3:俄美两国通过废除落后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线索一:资本主义发展史2【二工记忆】开始时间/电力的广泛运用及爱迪生发明事例“电气时代”/内燃机发明和新的交通工具两例/化工-诺贝尔现代炸药/新材料-塑料工业和人造纤维/特点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工业化强国/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德本茨汽车/美莱特兄弟飞机
15世纪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程发展阶段侵略方式生产组织原始资本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公司制股份制手工劳动机器生产+蒸汽动力机器+电力+内燃机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垄断组织出现/局部调整)人口增长/妇女角色变化/教育普及/城市化/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物种起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据课文标题,拟定观点:观点1: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观点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观点3: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观点4:近代科学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观点5:科技变革是把双刃剑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一战】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时间/根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战役/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巨变(摧毁四大帝国、两种制度并存)/影响(深重灾难/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民族觉醒)【战后新秩序】1.巴黎和会-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在欧洲、非洲和西亚的关系。2.华盛顿会议-针对日本独霸中国-《九国公约》(共同支配)-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暂时和平。观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观点2:一战后重塑了世界新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都被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分赃会议;都存在宰割中国的内容;共同构成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维护和平新建议: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等
线索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