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内部变革侵略扩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如何缓解第13课第14、15课
罗斯福新政13
美国前期发展简史北美英国殖民地1775-1783独立战争1861-1865美国内战二工领先一战取胜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繁荣危机under
柯立芝美第30任总统(1923-1929)柯立芝繁荣:美国人民已达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胡佛美第31任总统(1929-1933)自由放任政策: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42%,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50%,经济空前繁荣。worldshigheststandardofliving这是最好的时代世界上最高品质生活资本家被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过度的股票投机,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贪婪浮躁投机成就了这是最坏的时代“疯狂的20年代”
1929.10.24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突然崩盘,股票市值下跌40%。经济大萧条开始。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恐慌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混乱和瘫痪的状态。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思考·探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材料: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了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了55%。▲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购买力不足生产过剩
据材料并结合课文,总结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和特点?股票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材料:1929年-1933年,美国累计有5000多家银行倒闭。到1932年春,工商业破产达109371家。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为1700万人。美国各城巿“胡佛村”越来越多,“面包线”(排队领救济食品)越来越长。1929-1932年,美国农民收入由162降为48美元。经济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经济损失达2600亿美元,超过一战的损失。——刘绪贻、李存训《崛起和扩张的年代》无家可归者倒掉牛奶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股市崩溃▲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思考·探究1933年失业率最高1932年美国自杀率达到高峰高失业率是足以重创现代经济社会的大杀器。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人民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资本主义制度遭遇重创。谁能拯救这黑暗的年代?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新政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职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如果你是他,上任后最先做什么?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暂时休假4天,遏制挤兑倒闭风潮。由财政部对银行统一进行清理和整顿。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罗斯福这句名言有何深意?克服恐惧,恢复信心,战胜危机!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重建了美国人对银行的信心。这次围炉夜话时值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进行各种不同的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炉边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惘。
复兴Recovery据课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其作用: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和人心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新政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防止出现生产过剩《全国工业复兴法》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