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五章 气体传感器课件.ppt
文件大小:1.32 M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8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五章;5.1气体传感器概述;一、气体传感器分类:

1.按检测方法分类:

电气法:半导体气体器件

电化学法:电极和电解液

光学法:气体对光的折射率或光吸收等特性。;三、气体传感器的主要参数与特性;2.响应时间:

从气敏元件与被测气体接触,到其阻值达到新的恒定值所需要的时间,表示元件对被测气体的反应速度。;5.温度特性:

灵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元件自身温度与环境温度对灵敏度都有影响,前者的影响相当大,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气敏元件一般工作在200℃以上高温,用加热电阻为气敏元件提供必要工作温度。;8.初期稳定时间

长期在非工作状态下存放的气敏元件,因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或者其他气体,导致其表面状态的变化,在加上电负荷后,随着元件温度的升高,发生解吸现象。

使气敏元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气敏元件的初期稳定时间。

一般电阻型气敏元件,在刚通电的瞬间,其电阻值将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达到稳定。由开始通电直到气敏元件阻值到达稳定所需时间,称为初期稳定时间。

初期稳定时间是敏感元件存放时间和环境状态的函数。在一般条件下,气敏元件存放两周以后,其初期稳定时间即可达最大值。

;一、定义:

表面控制型半导体气敏元件:

SnO2(二氧化锡)、ZnO(氧化锌)、WO3(三氧化钨)等,表面吸附某种气体时,会引起电导率的变化。;二、解释:

气体分子与半导体表面分子的关系:电子

气体分子吸附电子:负离子吸附

气体分子供给电子:正离子吸附

※负离子吸附

发生条件:

当气体分子的亲和能半导体表面的电子逸出功时,气体从表面夺取电子而形成负离子吸附,如氧气、氧化氮;;负离子吸附对半导体导电能力的影响:

N型半导体:

若在N型表面形成负离子吸附,则表面多数载流子(电子)浓度减少,电阻增加。

P型半导体:

若在P型表面形成负离子吸附,表面多数载流子(空穴)浓度增大,电阻减小。;※正离子吸附

发生条件:

若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半导体表面的电子逸出功,则气体供给半导体表面电子,形成正离子吸附??如H2、CO、C2H5OH(乙醇)及各种碳氢化合物;

正离子吸附对半导体导电能力的影响:

N型半导体:

当N型表面形成正离子吸附时,多数载流子(电子)浓度增加,电阻减小。;P型半导体:

当P型表面形成正离子吸附时,多数载流子(空穴)浓度减少,电阻增加。

气敏性:吸附气体电阻变化;一、工作原理;添加剂:

提高灵敏度:添加2~5%的贵金属(铂、钯ba等);

提高气体识别能力: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

提高对乙炔的选择性:添加适量的氧化银以及少量的四氯化锡、酸洗石棉;

改善热稳定性和响应特性:添加少量的氧化物(如Sb2O3、VO5、MgO、氧化铅等)可以等等。;二、SnO2气敏元件;(l)直热式SnO2气敏元件----又称内热式器件;(2)旁热式SnO2气敏元件;优点:

①用丝网印刷技术由浆料制备而成。

②与厚膜混合IC工艺较好相容,易集成。

③用微组装技术与IC芯片组装在一起。;3.薄膜型SnO2气敏元件;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很高

温度特性:

对C2H5OH在350~400℃时灵敏度最高;

对CO在250℃时灵敏度最高。

利用温度特性可实现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检测。

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的温度特性:

随着温度升高,响应和恢复时间变短。;ZnO敏感特性:

过剩的Zn离子、吸附氧分子、氧分子夺取电子,电阻值上升。

还原性气体、催化剂作用下,吸附的氧脱离半导体、电阻下降有极大的影响。;Pt(铂)为催化剂;2.薄膜型ZnO气敏元件;3.多层式ZnO气敏元件;一、WO3系气敏元件;二、非晶态SiO2;将材料的体电阻随某种气体的浓度发生变化的传感器。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Fe2O3和TiO2等氧化物半导体气敏元件。;Fe2O3的晶体结构有亚稳态的尖晶石γ-Fe2O3和稳定态的刚玉结构α-Fe2O3两种;

γ-Fe2O3、α-Fe2O3、ABO3型化合物等材料制成的气敏元件都是体控制型;

这类气敏元件都与O2密切相关。;二、α-Fe2O3气敏元件;α-Fe2O3气敏传感器的电阻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元件阻值Rs也会随湿度而变化;TiO2是具有金红石结构的N型半导体

在高温下才有明显的氧敏特性。

添加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一、多层薄膜气敏传感器;二、混合厚膜型气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