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思维导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解读1】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温馨提示】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
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
民当家作主;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解读2】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方法技巧】
比较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制的归属: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
农民所有,农民是土地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仍属集体所有,
农民只是承包土地,对土地享有生产自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
(2)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2.对外开放
【方法技巧】
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有三个城市属于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一个城市
属于福建:厦门。
【考点解读3】
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考点解读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过程
【温馨提示】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检测】
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
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
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报纸的头条
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
3.2014年伊始,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小海同学选了“深
化改革”。使小海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A.“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
D.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方法指导】
对内改革为便于掌握,可将其分阶段记忆。以1992年为界,之前属于改革不适应生
产力的生产关系为目标,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之后,以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如大中型企业股份制等。
【知识整合】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4.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
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
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
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5.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
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
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痛苦”是源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B.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C.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D.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
6.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
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
也进行了以厂长(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