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专题02地球的运动(晨读晚默)
?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自转
定义
地球绕着_______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
_______
周期
一天,约_______小时
方向
______________
面对赤道:_______
俯视北极:_______
俯视南极:_______
?考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产生的现象现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
地球的_______
两地_______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含义
地球绕着_______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
_______
方向
_______
期
_______
特征
地轴是____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_______
?考点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_______的变化。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北半球
_______季
_______季
_______季
_______季
南半球
_______季
_______季
_______季
_______季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注:廿(niàn),意为二十。
2、地球运动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____
____
________
无
6月22日前后
____
____
___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为____
9月23日前后
____
____
________
无
12月22日前后
____
____
___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为____
3、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________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________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________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________之间(23.5°N-23.5°S)
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23.5°N和23.5°S)____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直射____次;
其他地区____次。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向北移动
____和____
向南移动
____和____
4、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全球________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____夜____,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全球________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____夜____,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记忆口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____夜____,越往北昼越____,直至出现____;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____的过程。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渐长夜渐短
____和____
昼渐短夜渐长
____和____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大,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________。
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零。表现为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物体影子最____;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物体影子最____。
①一天中,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____。
②一般来说,(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影子最____,冬至日影子最____;(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半球夏至日正午影子最____,冬至日影子最____。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影子最____。
五带的划分:
太阳高度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一年中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如右图)
五带
纬度范围
有无极昼、极夜
有无阳光直射
气候特征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