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
【知识梳理】
炼字
1.考点概述
古人作诗壤词都很讲党练字,经过作者错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拟声词、语气词等。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
2.提问方式
(1)这一句中××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字可否换为××字?为什么?
(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
(1)赏析动作性词语
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2)赏析描写性词语
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3)赏析典故
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
(4)特殊词值得注意:
①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②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③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答题步骤】
(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答炼字题的注意点】
(1)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
(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
(3)分析该字传达的情感。
(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一个“×”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答题模板]
某字(词)的意思是xxx,它运用了xxx的手法,写出了xxx的景象(或描绘了一幅xxx的画面),表达了xxx的思想感情。
炼句
1.考点概述
古诗调中的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考生理解关键句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2.提问方式
(1)对诗句含义与表达效果的考查。
(2)对诗句内容、构思及表现手法的考查。
3.答题思路
第一步:解说诗句,把握整体意境。
第二步:揭示该句的特殊之处,点明写作手法;或从关键词入手分析其妙处。
第三步:简要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其中,在简要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和作:
(1)描绘意象、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突出品主题思想、作者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
(4)音律方面的作用;
(5)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模板]
这一句描绘了xxxx景象,某字(词)运用了xxxx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xxx的xxxx特点,表达了诗(词)人xxxx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着一种xxxx情趣)。
【专项练习】
一、(2021·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阅读张旭(唐)的《山行留客》,完成小题。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赏析“山光物态弄春晖”。
(2)诗中寓含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