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俄罗斯政府网站发布了普京讲述的自己的“乌克兰观”。“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一个民族——一个整体。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都是古罗斯的后裔。”基辅罗斯9世纪晚期
第2课一场又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改革……俄国的改革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俄罗斯初期发展史9C晚期形成基辅罗斯10C末信仰东正教13C初金帐汗国控制1283年建莫斯科公国16C中叶伊凡四世开始采用沙皇称号1472年娶拜占庭公主16C初完成国家统一1480年摆脱蒙古控制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受蒙古控制238年拜占庭继承人自居莫斯科公国国玺伊凡三世统一伊凡四四世沙皇俄国伊凡四世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自此,升级为俄罗斯沙皇国。彼得大帝时期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俄罗斯帝国
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沙俄近代化的第一人(1682-1725在位)
17世纪末,当英国和尼德兰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时,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农奴制:封建领主剥削奴役农奴的制度。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依附于农奴主。为何要改革封闭落后发展缓慢俄国颁布的多部法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借助法律体系,俄国的农民被强制转化为农奴,农奴制最终形成。阅读课文相关史事,说说农民为何成为农奴?农民农奴逃亡被追回人身自由无人身自由“农奴就是世代相传的人身属于主人的人。”
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1672—1725)1682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0岁的彼得一世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1697—1698年,彼得率团开启了一年半的西欧之行。第一站是瑞典;第二站是普鲁士,他在柯尼斯堡学习了一周的火炮射击;后又到荷兰、英国和波兰等地考察学习。当他回到莫斯科时,还带回了640人的各项专业人才。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阅读课文,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村的农奴。经济实力提高,开启近代化欧洲军事强国,夺取出海口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胡须税与剪胡子改革性质: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加强专制统治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吗?促进文教科技的发展改变落后习俗,促进文明化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材料1: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尤其是冶金工业发展迅速,跃居世界前列。到彼得一世执政的晚年,俄国每年输出的商品额达420万卢布。——张宗华《彼得大帝改革的双重效应》材料2: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从没有海军,到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万人。材料3: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自称皇帝,沙皇绝对专制制度空前加强。——李伟《评价彼得一世改革》材料4:“提高地主阶级、帮助新兴商人阶级和巩固这两个阶级的民族国家都是靠残酷地剥削农奴来进行的。”——斯大林进步性: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夺取出海口营建新都波罗的海叶卡捷琳娜俄国最初是欧洲东部的内陆国家。彼得一世曾说“我们是一个天生大国,如果我们没有宽阔的海域,没有一个像样的出海口,我们就永远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夺取出海口,才能发展海上势力。1700-1721年,彼得大帝打败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控制权。叶卡捷琳娜二世时(1762-1796)取得黑海出海口,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经过10年准备,在涅瓦河口的一片沼泽地上建立起一座新都——圣彼得堡。1712年,俄国首都正式迁出莫斯科,定都圣彼得堡。
贰农奴制改革因为改革遇刺被杀的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
阅读课文相关史事,总结俄国为何要废除农奴制?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