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2).ppt
文件大小:15.64 MB
总页数:9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9千字
文档摘要

清东陵定陵:沿环陵公路西行约3.5公里处,来到清定陵神道,为清文宗咸丰帝的陵墓孝陵:为清世祖顺治帝的陵墓,是清东陵的主陵。

景陵:为清圣祖康熙帝的陵墓,位于孝陵东2.5公里处。

裕陵:为清高宗乾隆帝的陵墓,位于清东陵的孝陵西侧的胜水峪。

惠陵:惠陵位于马兰峪镇南行通往石门方向的公路东侧,是安葬同治帝的陵寝第60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清西陵泰陵: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为清世宗雍正帝的陵墓昌陵:昌陵是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陵寝。昌陵位于泰陵以西2里,以一条神道与泰陵相接,是西陵中唯一有神道与主陵相接的帝陵。慕陵:慕陵为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位于昌西陵西3.5公里处的龙泉峪。崇陵:崇陵为清德宗光绪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第61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最南端是一座五孔石拱桥:西陵之穆棱第62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龙凤门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龙凤门以北神道上无石望柱,无石像生。慕陵是关内唯一无石望柱的清帝陵。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第63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龙凤门的正名叫棂星门。只有皇帝陵神道上设棂星门。棂星门在关内清皇陵中有两种型式:龙凤门或冲天牌楼门。清东陵有一座龙凤门(孝陵)和四座冲天牌楼门(景陵,裕陵,定陵,惠陵).清西陵有三座龙凤门(泰陵,昌陵,慕陵)和一座冲天牌楼门(崇陵).这是清陵中最后一座龙凤门:第64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下马碑龙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第65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厨库院神道碑亭的东面是神厨库院第66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大葆台汉墓“黄肠题凑”示意图第28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9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古代建筑史双墩一号汉墓内部结构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特别提供,汪景辉等绘制)题凑直接构筑于外椁四周,由922根坊木堆垒而成,木心向内,合缝严实。题凑之上用四层计146根坊方木料铺设作盖板。盖板上用两根纵向坊木料压板,底部有四层坊木料铺垫。题凑与内廊之间为一圈回廊,外藏椁围绕题凑一周呈“凹”字形,使用穿榫和半榫等连接立柱、横梁。椁棺板及门板普遍采用“Z”字形、燕尾形、凸凹、边搭等不同榫卯结构咬合,有的还用“S”形铁件卯钉加固。这一构造方法,是其它同类墓葬所没有的,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工艺制作特色。第30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1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帝王陵墓-东汉西汉时期寝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石雕。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柏木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第32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东汉皇陵特点

第一,陵园建筑有两种形制。一种以光武帝的原陵为代表,陵园四周设有方形的墙垣,每边正中开门,南向正中的门名“司马门”,司马门内设有“上陵”用的寝殿。第33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另一种以明帝显节陵为代表,“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第二,从明帝开始推行大规模的“上陵”的朝拜祭祀典礼,在殿堂内举行朝拜的礼仪,是以座北朝南为尊。第34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祠堂规模更大,用石材建造的石祠或石庙成为一种时尚。孝堂山石祠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祠堂。祠壁用石块砌成,屋顶用石板覆盖。雕出脊背、瓦垅、勾头、连檐。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上雕刻36组画像。第35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墓前起阙之风盛行于汉代。墓阙的高低和多少,取决于墓主的身份地位。仿木构型以高颐阙为代表,双阙对峙,两阙间距13.6米。西阙较完整,高5.99米,由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第36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江苏甘泉2号墓属东汉前期诸侯王墓,是一座砖砌多墓室,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二棺室和回廊组成。墓室和甬道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