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2 《诗二首》(同步练习)答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文件大小:40.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诗二首》同步练习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眷(juàn)恋红烛(zhú)躯壳(ké)捣(dǎo)破

B.殷(yīn)勤蜡炬(jù)模样(mó)沥(lì)血

C.蓬(péng)勃灰心(xīn)吐(tǔ)出天阍(hūn)

D.侮(wū)辱翳(yì)蔽烧沸(fèi)溃(kuì)脓

【答案】C。

【解析】A项“躯壳”的“壳”应读“qiào”;B项“模样”的“模”应读“mú”;D项“侮辱”的“侮”应读“wǔ”,“溃脓”的“溃”应读“huì”。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炉中媒红烛耕耘残风

B.殷勤监狱蓬脖眷恋

C.女郎灰心创造天阍

D.黑奴蜡炬模佯沥血

【答案】C。

【解析】A项“炉中媒”应为“炉中煤”;B项“蓬脖”应为“蓬勃”;D项“模佯”应为“模样”。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心爱的人,诗中指祖国)

B.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因遭到困难、失败而意志消沉)

C.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黑色皮肤的奴隶,诗中是作者自比)

D.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残存的风,这里指微风)

【答案】D。

【解析】“残风”在这里指具有破坏力的风,不是微风。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以炉中煤自喻,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其爱国之心可歌可泣。

B.红烛在风中燃烧,不屈不挠,它的精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C.他在朗诵《炉中煤》时,声音洪亮,歇斯底里,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闻一多的诗歌《红烛》写得巧妙绝伦,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答案】A。

【解析】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形容红烛的精神不恰当;C项“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D项“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无与伦比,多形容技艺等,用在此处形容诗歌不恰当。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炉中煤》,使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B.《红烛》这首诗的作者是闻一多写的。

C.诗人在《炉中煤》里,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

D.我断定他可能是为了祖国的振兴而努力学习。

【答案】C。

【解析】A项“通过……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作者是……写的”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写的”;D项“断定”和“可能”前后矛盾,可删去“可能”。

下列对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你是我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D。

【解析】D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祖国比作“破旧的老水车”,不是排比。

阅读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爱。

B.《囚歌》中“为人进出的门”象征着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走的洞”象征着叛徒所走的道路。

C.《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说明他唱歌的嗓音不好,不适合歌唱。

D.《囚歌》中“活棺材”比喻囚禁革命者的监狱,形象地写出了监狱的禁锢和黑暗。

【答案】C

【解析】《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并不是说诗人唱歌嗓音不好,而是暗示了歌唱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更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