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色彩(第2版)中职:色彩的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30.32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6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

色彩的基础知识美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想,是把心中想的东西画出来。

第一节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的三要素观察以下四幅图(见图1-1~图1-4),回答下列问题。图1-1《菠萝》水粉画/王红岩图1-2《湖边的石头》油画/张素伟图1-3《依山而居》水彩画/牛广德图1-4《花丛》油画/黄东

色彩的三要素看看:这些作品中都有什么色彩?颜料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也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来的颜色,称为颜料三原色,分别为红、黄、蓝。想想:不同色彩混在一起是否有变化?做做:在调色盒中找出这些色彩,并试着调出这些色彩。

色彩的三要素在色环表中,颜料三原色中的红是品红、黄是柠檬黄、蓝则为青或湖蓝,构成色环中最亮的三个区域。颜料三原色两两相混分别产生橙、绿、紫,称为间色。

色彩的三要素间色与相邻色再次混合生成复色一种原色与其他两种原色合成的间色构成互补关系,称为补色,如蓝与橙、黄与紫、红与绿都是补色。

色彩的三要素将三原色中任意两种原色相混合,就得到了间色,又称二次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橙、绿、紫也称标准间色。将一种间色与另一种间色相混合,就得到了复色,又称三次色。绿+橙=黄灰,紫+橙=红灰,紫+绿=蓝灰。黄灰、红灰、蓝灰也称标准复色。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基本变化都是在它的属性范围内发生的,一切色彩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三者被称为色彩的三要素,这是我们研究色彩的科学依据。色环中直线相对的色彩是补色,如黄与紫、红与绿。将两种补色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可调和出黑灰色。试一试,将蓝与橙、黄与紫、红与绿等补色相混合,可调和出不同色彩倾向的黑灰色系。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相貌称为色相,赋予色彩各个独立的色彩名称,如红、黄、蓝等。将红色与白色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后,明度和纯度会出现相应变化,而红色属性并没变,依然保持红色的色相。一、色相色彩的明暗度称为明度,运用素描的黑白灰关系可以理解。在红色中逐渐加入白色后明度会提高,在红色中逐渐加入黑色后明度会降低。二、明度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鲜艳度称为纯度。色彩中红色的纯度最高,光色彩中的黄、蓝、橙、绿、紫也属于纯度较高的色彩。当在某一色彩中不断加入其他色彩时,其自身的纯度会降低。素描关系中的黑、白、灰在色彩中纯度为零。三、纯度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理论的主要依据,是我们在学习、了解和运用色彩时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作业: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调出三间色,进行明度或纯度变化训练。

第二节

色彩在写生中的分类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色彩在写生中的分类观察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村头》油画/张素伟图2《梦》雕塑设计/于吉图3《依山而居》水彩画/牛广德图4《花丛》油画/黄东

色彩在写生中的分类看看: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物体分别在什么光线下?尽管自然界中的色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色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学习色彩知识。物体自身极少受光源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其固有的属性在常态下呈现出的色彩,我们称为固有色;光源本身带有的色彩,我们称为光源色;物体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在一定光的照射下物体的暗部会呈现出周边环境的色彩,我们称为环境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构成了色彩写生的三个基础条件。想想:在不同光的照射下物体的色彩是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做做:将白色的石膏分别放于冷暖光下或放在不同色彩的衬布上,观察物体各部分会发生什么色彩变化?

色彩在写生中的分类固有色是指物体在一般光线下所呈现出的自身的色彩,如浅赭石色鸡蛋和红色西红柿、绿色虎头鞋等,其中的浅赭石色、红色、绿色就是固有色。一、固有色图1浅赭石色鸡蛋和红色西红柿图2《虎头鞋》水彩画/王丽君光源色是指光源自身的色彩,如自然光(阳光、月光、闪电光)和人造光(灯光、烛光)的色彩。光源色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多样的变化。例如,室内偏暖灯光和室外投过的冷光源。二、光源色图1室内偏暖灯光图2室外投过的冷光源

色彩在写生中的分类环境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的色彩反射在物体上的色彩。环境色常在暗部反光中出现,一般的情况是:物体表面越光滑,光源越充足,受到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反之,物体表面越粗糙,光源越弱,受到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小。三、环境色环境色作业:利用本节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并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说明它们的由来。

第三节

色彩的视觉感受冷暖色补色同类色近似色协调色

色彩的视觉感受观察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黄布前的石膏》水粉画/胡邦杰图2《农家小院》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