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文学概论 第二版 课件第七章(原第八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与结构.ppt
文件大小:1.2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57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八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与结构目录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二、文学作品的结构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史论中存在的不同分析方法1、读者接受文本的次序言——象——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陆机《文赋》: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王弼: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史论中存在的不同分析方法2、叙事理论:故事与话语的二分法故事:指内容或一系列事件(行为、事情)再加上各种存在物(人物、场景);话语:即表现,是内容通过何种方式被表达出来。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故事)

国王死了,王后因何而死(话语)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3、罗曼·英伽登:(1)语音层(2)意义层(3)图式化外观层(4)再现客观层“形而上特质层”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本层次:文本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意蕴。一、文本媒介(一)口头文本:如《荷马史诗》、《江格尔》(二)书写文本:如《阿Q正传》(三)电子文本:如《盗墓笔记》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二、文学语言(一)语音层文学往往注重运用节奏、音律、谐音和修辞等手段,为表情达意服务。1、节奏:指语音在一段时间内的高低、长短、轻重起伏等方面的变化。2、音律:由语调、声调和韵调等因素相互协调而成,主要类型有双声、叠韵、叠音、平仄、押韵等。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二、文学语言(二)汉字字形层汉字基础的造字法以象形为主,逐渐形成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体系。汉字根据字形特点拆分重组,可以形成独特的文学效果。方块字的字形特点可以组成图形诗周振中《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尊巨大的磨刀石砥砺着民族的意志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三)句法长短不一,格律、辞格各异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萧弄玉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酸酷,芙蓉玉婉,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春赋》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三、文学形象(一)概念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依据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虚构出来的富有感染力的生活图景,并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而唤起具体可感而富有情趣的形象。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二)文学形象的特点1、要有意蕴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体现着普遍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蕴。2、需要调动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想象等因素,进而响起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和心理感受。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四、文学意蕴(一)社会历史意蕴(二)审美意蕴(三)哲理意蕴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对于构成文学作品的各个要素的组织、安排,使之构成有机的整体,实现特定的审美效果。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一、文学作品的结构原则及一般形态(一)结构原则1、结构的整体性指作品内部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各个要素,在情感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指导下,合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结构要求完整、严谨、自然、统一,要“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如《红楼梦》的“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2、结构的协调性指各部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为突出主题、体现独特的审美意蕴而服务。第一章序第二章优胜记略写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第九章大团圆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3、结构要有稳定性指某一结构状态一旦形成,就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沿袭下来不会轻易变化。如武侠小说的结构:结仇——受难——偶遇——复仇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二、文学作品的结构形态1、时间结构热奈特:“时间倒错”、故事时距与话语时距的关系。2、空间结构3、时空结构4、心理结构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二节文学作品的结构二、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一)表层结构表层结构是在创作意图的支配下有效地将作品的各个要素整合为布局得当、脉络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