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陶瓷艺术的特点及其教育功能 .pdf
文件大小:289.6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35千字
文档摘要

24卷第4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Vol.24No.4

2002年8月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Aug.,2002

陶瓷艺术的特点及其教育功能X

吴大红

(浙江教育学院艺体分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陶瓷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折射出人类丰富的文化历史及文明发展进程。它所具有的

文化性、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多变性等特点赋予了它独特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中开展陶艺教育,能发挥学生

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智力及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陶瓷艺术;特点;教育动能;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02)04-0103-0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著名教育家蔡元

培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启智、陶情、健体0。可见,美育与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它对德、智、体起着不

可或缺的/辅助0作用。使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和充分发展,使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

环节中,是今天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而强调/内化0和/发展0,即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0和

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0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和世界各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晶,几千年来,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

底蕴,凝重的历史烙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因而,陶瓷艺术本身具

有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人文思想教育的功能以及发展智力的功能。

(一)陶瓷艺术的特点

1.陶瓷艺术纽结着人类社会的思想、文明与进步

陶瓷器皿不是自然界恩赐的,它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

动。从九千年前人类发明、制作陶器开始,便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史

上的/新石器时代0。恩格斯在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中指出:/人类之野蛮的低级阶段,向文明阶段

的发展,是从学会制陶开始的0。在中国,陶瓷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英语词汇中/中国0和/瓷器0(CHINA)是

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先民们通过对制陶工艺的不断改进,从彩陶那简洁的几何纹样及单纯色彩的装饰图

案,进而又从陶器发展到瓷器,从无釉到有釉,从釉下装饰到釉上装饰等,不仅创造出如玛瑙、如美玉、如宝

石的陶瓷艺术品,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包括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绝大多数艺术门类都可以从陶瓷装饰

画中寻觅到各自的发展踪迹,甚至中国书法艺术也可以从陶瓷装饰中找到自己发展的脉络。更可贵的是,

正因为陶器的出现,在技术上、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作了准备。在另一方面,由于陶瓷制品作为满足人

类物质生活必须的日用品,又是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这种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相统一的属

性,就形成了它的文与质相统一的美学旨趣。中国陶瓷这种文与质相统一的美学旨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

传统哲学基础之上的。从大量出土的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明显地带有每个时期哲

学思想的烙印,以及对真、善、美情感的流露。古代陶艺家通过对陶瓷作品的创作,真实地反映和记载了中

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及思想道德的价值取向。

的确,几千年来,陶艺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其丰富的陶艺遗存,折射出一

种文化的光辉,它不仅记载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灵性和体悟、思维与追索,也反映了艺术语言形式创造历

程的艰辛与伟大。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纽结着天、地、人共时运动、思想史的演化,在中国体现了儒、

道、佛的升沉。陶瓷艺术作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和世界各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晶,由于它

记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与进步,因而,它也就有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感。

X收稿日期:2002-07-20

作者简介:吴大红(1963-),女,浙江桐乡人,浙江教育学院艺体分院讲师,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