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文件大小:14.6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72千字
文档摘要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坚持党的领导

B.以公有制为主体

C.按劳分配为主体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E.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2.下列哪些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财政政策

B.金融政策

C.产业政策

D.价格政策

E.人力资源政策

3.下列哪些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

A.企业行为

B.市场结构

C.消费者行为

D.市场效率

E.国家经济政策

4.下列哪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A.劳动力

B.资本

C.技术进步

D.组织管理

E.政策环境

5.下列哪些是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

A.稳定物价

B.促进经济增长

C.就业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E.控制通货膨胀

6.下列哪些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阶段?

A.库存调整

B.繁荣

C.衰退

D.调整

E.萧条

7.下列哪些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

A.价格

B.收入

C.替代品价格

D.补充品价格

E.消费者偏好

8.下列哪些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

A.原材料价格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管理效率

E.市场需求

9.下列哪些是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

A.生产者预期

B.消费者预期

C.政策调整

D.自然灾害

E.国际贸易

10.下列哪些是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

A.国内政治环境

B.国际政治环境

C.经济发展水平

D.社会稳定

E.人口结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通过计划手段完全替代市场调节。()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3.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4.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5.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结构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

6.利率是货币政策中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7.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需关系。()

8.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9.经济周期中的衰退阶段,企业通常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10.消费者偏好是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解释什么是边际效用,并说明其对企业定价的影响。

3.简要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4.阐述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2.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个国家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下列哪个经济理论主张通过自由贸易来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

A.重商主义

B.古典经济学

C.凯恩斯主义

D.可持续发展理论

3.下列哪个指标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

A.人均GDP

B.失业率

C.物价指数

D.进出口总额

4.下列哪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利率走廊

5.下列哪个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

A.古典周期理论

B.奇点理论

C.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6.下列哪种经济模型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

A.边际效用理论

B.边际成本理论

C.供需模型

D.资源配置模型

7.下列哪个经济指标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

A.通货膨胀率

B.消费者价格指数

C.生产者价格指数

D.GDP平减指数

8.下列哪种经济现象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

A.产能过剩

B.利率上升

C.就业增加

D.消费者信心增强

9.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干预?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自由放任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0.下列哪个理论强调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新古典经济学

D.行为经济学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E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