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产出导向法承载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理念,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通过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婺文化英语课程中的戏曲艺术”主题单元教学,探索学习任务驱动学习、输入输出促成学习、评学结合升华学习的教学实践,实现“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为产出导向法的发扬光大提供实践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婺文化英语;产出导向法;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浙江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婺文化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NO.16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7-0024-05[收稿日期]2022-12-16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通识课程,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是大学英语重要的拓展应用课程,怎样充分发挥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切实解决学用分离难题、提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产出导向法为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
一、产出导向法
(一)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开展课程建设、进行教材编写、设计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实践、实施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导“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产出导向法承载了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关键能力说)教学理念[1]。
1.全人教育说(关键能力说)。全人教育说是“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终定位,全人教育说强调了外语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突出了外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与当下“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立德树人,主动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充分挖掘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一致,被发展为关键能力说,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2]。
2.学习中心说。学习中心说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倡导一切教学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应用,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讨论,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关注的落脚点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了什么等关键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考察和评判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主导或主体作用。学习中心说对当下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更准确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本质。虽然以学生为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发展,因为以教师为中心极易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张皮”现象的出现,但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容易将教师的作用边缘化,另一方面又不适当地扩大了学生的作用。
3.学用一体说。学用一体说是“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组织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与应用紧密相连,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学习中应用,应用中学习。“输出—输入—输出”教学顺序是实现学习和应用融为一体的重要保障,因为常规的“先输入,后输出”教学顺序导致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时间差,无法保证学生将学习和积累的知识及时通过输出而转化为产出和交际能力。学用一体说既重视学习对应用的促成作用,学以致用,也重视应用对学习的驱动作用,以用促学。如果采用学用一体说,所有学生都应该能够用英语做事情,其差别只在于用英语做事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二)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产出导向法践行“驱动、促成、评价”流程,整个教学流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设计”“支架”和“引领”的中介作用。
1.“驱动”。“设计”学习。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实现的产出目标,设计需要完成的产出任务,并围绕产出目标和任务建设良好的学习生态,帮助学生营造学以致用、学用一体、具有真实感的产出场景,激发學生开展输入性学习的动力,驱动有效学习的发生。
2.“促成”。“支架”学习。教师一方面给学生以思想理论、观点方法、能力培养等学习指导,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推进学用结合的产出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对产出学习组织评价,促成学生将掌握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应用于完成任务的产出学习中。积极支架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那些没有教师帮助便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完成那些没有教师帮助便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实现那些没有教师帮助便无法实现的学习目标。
3.“评价”。“引领”学习。教师与学生协商并确定相关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全面考察产出过程、评价产出效果、考察产出能力,发挥评价对学习的杠杆作用和反拨效应,以评促学,推进产出学习走向深入、有效实现产出目标,同时为教师改进和完善下一步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二、产出导向法在“婺